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8 17:29:14
每經編輯|王月龍
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將于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舉辦。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6日在介紹空軍參加航展有關情況時表示,空軍將在本屆國際航展上,集中展示新時代十年的歷史性成就,集中展示現代化戰略空軍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11月7日,在珠海舉辦的2022年中國航空展覽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航空工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毫無疑問,我們是國家隊。我們希望我們的航空工業堅決不能成為國家足球隊,爭取成為國家乒乓球隊,現在我們是國家舉重隊,正在負重前行。”
“廣大軍迷在期待什么,我們都知道”
“殲20也會有1.0、2.0、3.0版本”
據環球時報,航空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科院院士楊偉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中國航空工業未來將如何助力中國戰略部隊建設”的提問時表示:“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未來的幾年我們要建設強大的軍隊,所以我們的裝備一定是會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所面臨的挑戰而發展?!?/span>
楊偉表示,從裝備技術而言,現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被賦予了神圣使命,即裝備技術要實現趕超,“對于中國航空未來的發展,我想大家都能想得到,國家現在到底需要什么,大家都心里清楚?!彼€表示,“先進技術發展到哪了,我們普遍都了解,特別是對軍迷而言,大家在期待什么,我們也都知道,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楊偉表示,就中國空軍的發展戰略而言,以前是國土防御,現在要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所謂戰略空軍,是在進行國土防御之外,還要能‘出得去’,這都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楊偉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按照國家的戰略需要和部隊的要求,航空工業也在不斷的提升能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會看到30系列、40系列、50系列?!?/strong>
楊偉指出,裝備本身要不斷的發展,裝備的不斷升級和發展是一個科學規律。包括第五代戰斗機中美國的F-22,現在還在進行能力增量計劃,F-35現在還在開發block4版本,俄羅斯的蘇-57雖然尚未大批量裝備,但新構型的蘇-57前段時間剛剛首飛,“所以我們的殲-20也是一樣,我們會像win8、win9、win10一樣,殲20也會有1.0、2.0、3.0版本,不斷的提升我們的能力,特別是在這些年進行的對抗性空戰演訓過程中,一些新的發現,新的理念,我們會不斷的注入到已經裝備的殲-20和正在研制生產的殲-20中?!?/span>
中國空軍公布參展陣容
在本屆航展上,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的50型武器裝備集中參展,殲-20、運油-20和攻擊-2無人機等7型飛機將進行飛行展示,空軍兩支飛行表演隊也將共舞珠海。
11月5日,參加第十四屆中國航展適應性訓練的中國空軍殲-20飛機從運油-20飛機旁滑過。
新華社發(余紅春 攝)
本屆航展上,“雙20”飛機空中地面全方位展示,殲-20首次中降珠海進行展示,運油-20首次在空中飛行展示。殲-20作為中國第五代戰機,近年來列裝越來越多、飛得越來越遠,在新時代練兵備戰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運油-20作為中國新一代空中加油裝備,與殲-20、殲-16、殲-10C等空軍“三劍客”戰機多次開展空中加油訓練,增強了空軍航空兵遠程機動能力。在礪兵臺海中,殲-20和運油-20振翅高飛,提升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
殲-20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空軍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在本屆航展上也有全新展示。首次進行飛行展示的攻擊-2無人機,是中國研制的一型中高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系統,是執行邊境巡邏、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武器裝備。地面靜態展示的,還有無偵-7、無偵-8、無偵-10等無人機裝備。
攻擊-2無人機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地面靜態展示的還有空警-500、轟-6K等新型戰機。轟-6K戰機,近年來飛越了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對馬海峽和臺灣海峽。
空警500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轟6K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在本屆航展上,空軍首次設立空管展廳,向社會公眾介紹“空中交警”,宣講空管知識。
中國航天“明星”齊亮相
在航天館,“新老朋友”齊聚一堂,中國空間站三艙組合體、運載火箭“三劍客”等悉數到場。
、
總臺央視記者李寧: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長征五號B火箭,它是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在長五B旁邊就是我們未來的重型火箭——長征九號。長征九號根據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它的近地的運載能力是140~160噸。從理論上來講,未來長征九號發射一次就可以把整個空間站送入太空,而且從外形上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無論從直徑,還是從它的高度,要比旁邊的長五B大得多。長征九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展出了,在去年珠海航展的時候也看到過長征九號,但是跟去年展出的時候的構型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首先4個助推已經沒有了,變成了一個光桿的構型,所有的發動機都集中到了芯一級的下方。此外在“9”字的旁邊還有像小翅膀一樣東西,這個就是柵格翼,這兩個條件都預示著未來長征九號很可能是一款可以回收的重型火箭。
在長九旁邊的就是新一代的載人運載火箭了,旁邊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剖面圖的火箭,我們可以近距離地看一下長六甲,這也是在今年實現首飛的一枚新型火箭。
總臺央視記者李寧:航天館里最大的明星當屬我身后的中國空間站三艙組合體。我們知道在不久前太空中三艙組合體剛剛完成了“T”字基本構型的在軌建造,那在本屆航展上組合體就以1:1模型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除了我們可以看外觀之外,今年有個特別大的亮點就是觀眾可以親自登上天和核心艙以及問天實驗艙,去近距離地感受空間站之美。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在航天館里還有一件關注度非常高的產品,就是我身邊的這架飛鴻無人機,在去年的時候飛鴻無人機是首次亮相,今年推出了飛鴻97A,這是一款空對空的無人機,我們可以看一下它的彈倉,一共有8枚彈,它可以攜帶巡飛彈或者是空對空格斗彈。此外,在構型上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它的進氣口由背部挪到了機身的側面,同時由單發變成了雙發,這樣極大地增加了它在空中格斗時候的機動性。
編輯|王月龍 杜恒峰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