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1 15:17:58
8月10日晚間,東方盛虹(000301.SZ)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658.9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7.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0億元,同比增長3.21%;經營性凈現金流75.85億元,同比增長24.22%。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743.9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368億元,較2022年末分別增長4.74%和3.08%。
據了解,東方盛虹目前下轄蘇州、連云港、宿遷三大產業基地,在石油石化、聚酯化纖與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深耕多年。目前已形成烯烴、芳烴“雙鏈”并延、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成為國內獨特的具備“油頭、煤頭、氣頭”全覆蓋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同時,依托煉化一體化、醇基多聯產、丙烷產業鏈項目構建的“大化工”綜合化學原材料供應平臺,全面推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發展的“1+N”產業布局。
東方盛虹表示,報告期內,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的經營總基調,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布局,持續強化產業核心優勢,優化產業增長結構,經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展現出全產業鏈發展的優勢和韌性。尤其是公司1600萬噸/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22年底全面投產,裝置負荷穩步提升,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盡顯。因此,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大幅增長,接近659億元,已經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營收規模。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收入同比下降8.5%,利潤同比下降5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收入同比下降2.7%,利潤下降92.3%。從煉化行業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中,可以觀察到上半年石油石化行業確實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相比同行業其他頭部公司的經營數據,東方盛虹半年報業績表現穩健:隨著1600萬噸/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全面投產,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規模同比增長117.91%,毛利同比增長147.2%。主營業務收入與毛利金額均實現同比正增長,這樣的業績表現在今年上半年的石油煉化行業乃至整個化工行業來看都是鳳毛麟角的。可以說公司這份半年度“成績單”含金量十足,在行業景氣度低迷的情況下,公司仍能保持逆勢增長態勢,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貢獻功不可沒,其作為煉化行業頭部先進產能的獨特競爭優勢盡顯無遺。
仔細研讀公司公告,發現東方盛虹全資控股子公司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2022年尚處于建設階段,年報披露其營業收入僅為58.2億元。而2023年上半年盛虹煉化已全面投產,一舉實現營業收入470.58億元,營業利潤23.69億元,凈利潤19.3億元。同時,從細分的產業板塊來看,公司的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43.14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82.42%;實現毛利81.54億元,占比91.6%。而公司傳統的聚酯化纖業務的收入占比則從2022年的31.6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6.33%,毛利占比僅為6%。可見隨著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新增上游煉油及下游化工產品產能得到充分釋放,有力支撐了公司優異的業績表現:半年度營收規模創出歷史新高,并一舉超過了2022年公司全年的營業收入,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據了解,盛虹煉化于2022年底剛打通全流程投產,今年上半年還處于裝置調試及產能負荷爬坡階段,相信下半年隨著煉化各環節生產狀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煉油和化工品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間,先進產能的競爭優勢或將進一步凸顯。
東方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位于“國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江蘇連云港徐圩新區內,是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重點支持項目,也是江蘇省歷史上目前投資金額最大的民營制造業項目。項目總投資約677億元,占地面積約613公頃。盛虹煉化項目自2018年12月開工建設,歷經4年多的緊鑼密鼓的項目建設期,于2022年5月順利實現常減壓蒸餾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同年12月實現芳烴、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裝置等全面投料試車,順利打通煉化一體化全流程。至2023年3月底,盛虹煉化各環節已實現穩定運行,裝置基本達到滿負荷運行狀態。
據了解,盛虹煉化項目以領先的裝置規模,先進的工藝技術,在諸多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完全自主化。項目擁有中國單套規模領先的1600萬噸常減壓聯合裝置、11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全球規模領先的280萬噸/年兩段重漿化結晶法工藝對二甲苯裝置、國內規模領先的400萬噸/年蠟油加氫裂化、3*310萬噸/年連續重整等大型煉化裝置。項目還擁有30萬噸原油碼頭、4個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300萬立方倉儲及公用工程島等公用工程設施的完整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從項目布局到全面投產,盛虹煉化將“環保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全力打造生態、低碳、循環的綠色一體化生產體系。項目安全環保投入高達110億元,占總投資額16%。環保投資額度、占比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環保工藝技術、設備先進性及能耗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先生表示,“這個項目實現了‘三廢’再生循環利用,大幅降低能耗和廢氣排放,中水回用率達到85%;乙烯裝置創新采用制冷壓縮機和乙烯塔組合成熱泵系統,節約能耗近15%,并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萬噸/年,相當于植樹2000萬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材料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四五”石化行業轉型突破的聚焦點。
公司表示東方盛虹一直以來都以國家需要為己任,全力打造“核心原料大平臺+新能源新材料”1+N戰略新格局。隨著盛虹煉化的全面投產,標志著公司“1+N”戰略布局中的“1”,即“核心原料大平臺”正式落地,而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N”個高端產業鏈的布局,也由此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據公司公告披露,在光伏新材料領域,公司正積極推進“百萬噸級EVA”戰略目標。子公司虹景新材料在建3套20萬噸光伏級EVA裝置,后期還將規劃10萬噸高端熱熔膠級EVA裝置。2022年9月,斯爾邦石化800噸/年POE中試裝置成功產出合格產品。同年12月,公司公告計劃建設30萬噸/年POE裝置、20萬噸/年α-烯烴裝置。公司的EVA與POE產品雙箭齊發,同時充分利用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豐富的乙烯、丙烯、醋酸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持續延伸公司在光伏材料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朝著“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膠膜原料生產基地”的目標加速邁進。截至目前,公司新建10萬噸/年POE裝置處于項目前期階段。
此外,東方盛虹表示為響應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需求,同時基于自身大化工平臺持續賦能與新材料開發的多年積累,目前已經在鋰離子電池的上游原料領域展開布局,相關產品廣泛涉及正極材料、電池隔膜、電解液溶劑等眾多關鍵環節。2022年12月,公司披露旗下的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6.84億元,建設配套原料及磷酸鐵、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全產業鏈。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該項目正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公司2萬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項目已經于2022年底一次性開車成功,順利投產。UHMWPE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熱塑性工程塑料,耐沖擊、耐磨損、耐腐蝕,是鋰電隔膜的主要原料。此外,公司也正在建設10萬噸/年碳酸乙烯酯及碳酸二甲酯(EC/DMC)裝置,該產品下游將主要應用于鋰電池電解液領域。
公司還披露,“百萬噸可降解塑料”的第一期項目包括20萬噸/年順酐裝置,15萬噸/年BDO裝置和12萬噸/年PBAT裝置已完成項目環評公示,處于項目建設階段。“百萬噸丙烯腈”項目正在按計劃全面推進。作為國內丙烯腈行業的核心供應商,目前斯爾邦石化擁有丙烯腈產能78萬噸/年,產能位居國內首位。待今年下半年第四套裝置投產后,斯爾邦丙烯腈產能規模將超過100萬噸/年,劍指世界最大丙烯腈生產基地。
得益于盛虹始終秉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第一驅動力,持續攻克行業內的諸多關鍵核心技術,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3月,盛虹控股集團榮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工業大獎”是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的最高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被稱為“中國工業界的奧斯卡”。申報中國工業大獎的企業,需要經過國家級行業協會及省級工經聯受理、行業專家評審、綜合部門評審、審定委員會審定、征求國家相關部門意見、社會公示、報國務院審核等10個環節的遞階遴選。2023年僅有19家企業,19個項目獲此殊榮。
對于未來的展望,東方盛虹表示,目前已形成了石油煉化、聚酯化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的布局,也構建了煉化一體化、醇基多聯產、丙烷產業鏈的“大化工”綜合化學原材料供應平臺。未來公司將持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綠色三大戰略方向,努力爭做全球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公司將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倡導化夢想為現實的企業精神,用全球化的視野和站位,使公司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