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30 18:34:36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博士認為:2024年,投資者要做好流動性管理,限制總體現金頭寸;同時,投資者可以買入優質資產,如優質債券和優質股票;利用區間交易策略,投資者可獲得持久且多元化的額外收入來源。
每經記者|楊煜 實習生 鄧宇瀚 每經編輯|文多
11月29日下午,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布《2024年度展望》報告,并召開線上媒體分享會。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博士在分享會上表示,中國最近的政策加碼將提振其2024年經濟增長,中長期來看,中國主要是中速增長,技術創新和工業重組、消費支出、綠色轉型將成為新“三駕馬車”。
面對未來一年的經濟格局變化,胡一帆向投資者提出四點核心建議:管理流動性;買入優質資產;貨幣與大宗商品的區間交易策略,獲得持久且多元化的額外收入來源;對沖市場風險,為應對未來波動做好準備。
2023年以來,全球經濟歷經通脹上升、美聯儲激進加息等挑戰,還出現了深刻的技術變革。2024年將近,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將在這一新格局中走向何方?
胡一帆首先表示,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美國今年預測經濟(增速)在2.5%左右”。胡一帆還談到,隨著美國經濟的放緩,其他的發達經濟體——如歐元區,今年可能乏善可陳,明年也會保持這一態勢。日本經濟在今年略有提振,明年可能還是會保持非常小幅的增長。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收益率下降,會導致美元總體下滑。一方面會導致美聯儲降息,這也為亞洲帶來放寬政策的空間。另外美元相對走弱,也有利于亞洲和亞洲貨幣。”胡一帆說。
此外,胡一帆強調,2024年地緣政治會帶來更多的市場波動。如美國總統選舉、巴以沖突、俄烏沖突等都是明年要關注的焦點。
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最近頻傳利好消息。
胡一帆表示,近期中國的政策,如增發1萬億元國債等,將對經濟有提振作用。“中國GDP今年到5.2%不是問題。”胡一帆指出。
今后5~10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是中速增長”,胡一帆認為,技術創新和工業重組、消費支出、綠色轉型將成為新“三駕馬車”。
面對未來一年的經濟格局變化,投資者應該如何布局?
胡一帆建議,2024年現金利率預計將開始下滑,投資者要做好流動性管理,限制總體現金頭寸,善用各種機會優化投資回報,包括定期存款、階梯式債券與結構性解決方案。
其次,買入優質資產,如優質債券和優質股票。在債券方面,明年債券的安全邊際有所提高,“因為總體而言是在減息,減息有利于債券”。在股票方面,優質的股票往往在經濟增長放緩中表現比較突出,資產負債表穩健且盈利能力較強的優質公司,最有希望在增長疲軟的環境下保持盈利。
在貨幣與大宗商品的區間交易策略方面,美元在當前水平預計將獲得良好支撐,而原油價格將在90~100美元/桶區間波動。這種環境有利于創造收益策略。利用區間交易策略,投資者可獲得持久且多元化的額外收入來源。
胡一帆還建議通過另類投資對沖市場風險。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投資者需要為應對未來波動做好準備。除了多元化配置以外,投資者也可以通過資本保護策略、另類投資或石油及黃金頭寸,進一步強化投資組合并緩解特定風險的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