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0 06:19:48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財經12月20日消息,盾構機被稱作“工程機械之王”,可以穿山越嶺、過江跨海,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于種類繁多的地下工程來說,盾構機是必不可少的掘進利器。今天,全球每十臺盾構機中就有7臺來自中國。
2022年,由鐵建重工打造的52臺國產盾構機組成盾構施工機群參與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隧道建設。地面城市建筑林立,地下市政管網縱橫交織,復雜的地質狀況,嚴峻考驗盾構機的性能。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廣州尤其是珠三角地區,有軟巖、硬巖,甚至是軟硬交替。研發人員為此研發出冷凍刀盤,把土層冷凍成一個罩殼式的安全體,再進行巖層掘進。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正在昌九高鐵天祥大道隧道掘進的“英雄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直徑達到14.8米,是國內高鐵隧道最大直徑盾構機。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天祥大道隧道是目前國內施工環境和穿越地質條件最為復雜的高鐵盾構隧道之一,刀盤刀具面臨高磨損的問題和刀盤結泥餅的困境。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研發團隊為此專門配置了刀盤刀具狀態智能感知系統,可對刀盤溫度和刀具磨損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并可在主控室顯示,提前評估刀盤結泥餅風險。
據新華網,12月16日,由中鐵十四局參與研制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園夢號”在長沙順利下線,將應用于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蘇州東隧道施工。
該盾構機同時搭載的“推拼同步+同步雙液注漿+整體式全預制箱涵同步拼裝”成套先進技術,在國內超大直徑盾構設備中屬首次應用,將全面提升盾構施工安全、效率和成型隧道質量,為“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品牌”打造再添利器。
圖片來源:新華網
據央廣網,12月15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聯合體承建的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河北段第六臺盾構機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潮白大街站北端順利始發。作為項目投入的最后一臺盾構機,本次始發標志著項目全面進入盾構施工狀態。
22號線(平谷線)是京冀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是高質量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標志性線路。項目西起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終至北京市平谷新城,途經朝陽區、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平谷區等地區,串聯了北京商務中心區、城市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點功能區,線路全長約81.2公里。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聯合體承建的河北段工程全長約30公里,共5站6區間。本次始發的“奮進號”直徑8.29米,設備總體長度109米,總重1400余噸,為國產大直徑盾構機,將與右線“攜同號”(第四臺)盾構機同向掘進,共同完成潮白大街站-高樓站雙線5039米盾構區間的掘進任務。
據央視財經,根據不同的施工條件,對刀盤刀具、操作系統、液壓系統等進行因地制宜改造,這對牢牢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鐵建重工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20年的時間,一直依賴進口的刀具刀盤,不僅實現了國產化,鐵建重工還把刀盤的尺寸做到了最大。
曾經,作為刀盤驅動系統關鍵部件的主軸承還一直為國外所壟斷,不僅價格最高上千萬元,技術、生產和服務也常常受制于人。2018年,國家發布了關鍵技術“卡脖子”清單,鐵建重工由此展開了國產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從落后到超越的技術攻關。
直到2023年10月12日,全球直徑最大、單體最重的整體式盾構機主軸承在長沙下線,這標志著國產超大直徑主軸承研制及產業化能力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除了主軸承,若干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造就了國產盾構機的不凡。能爬斜坡的“永寧號”是國內首臺大直徑大傾角斜井隧道盾構機,在隧道中作業時一直保持著向上攀爬的姿態。
除了電機,還有減速機。盾構機上的電機轉速極快,每分鐘2000多轉,但與此相反,盾構機刀盤卻要轉得“夠慢”,每分鐘低至1.5轉。巨大的轉速落差,必須依靠減速機來實現。為了攻克這個技術難題,實現減速機國產化,中鐵裝備聯手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鄭州機械研究所,共同進行了研發。
現在,他們研發出的減速機,有的可以在極端條件下持續掘進1萬小時以上無故障,填補了此類國產減速機應用的空白。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近年來,聚焦盾構機產業鏈上的短板,中鐵裝備聯系優勢高校院所、產業上下游企業,將整機零部件國產化率一步步提高到90%以上,形成22項國際領先技術。目前,中鐵裝備建立合作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1000多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新華社、央廣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