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9 08:41:22
每經AI快訊,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到2026年有望形成萬億規模,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中央的政策重心在推動低空空域“軟管理”和打造飛行器制造“硬裝備”;地方政府則靈活運用各類財政工具,一體推進低空經濟各產業環節協同發展。回顧自2010年以來的空域管理改革進程,此前改革面臨較大阻力而進展不及預期,2020年前后中央空管委成立,不僅為推進改革注入更強的動力,其批復的一系列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也為改革的持續深化積累了豐富經驗。2023年一系列頂層文件的發布對空域管理模式進行再設計,空域資源供給、飛行申請審批等方面得到較大優化,我國的空域管理改革進入新階段,建議關注相關文件的修訂落地情況。建議依次關注基礎設施、應用場景、裝備制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