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1 18:26:18
◎公司2021年一季度后的股價“主升浪”階段,多個神秘股東出現在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上述股東與中銀絨業并購項目的部分轉讓方之間,通過企業名、人名、電話、企業郵箱交織出一張紛繁復雜的關系網。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陳俊杰
股價定格在0.18元的中銀絨業若退市,將成為深交所年內首家非ST退市股。與眼下不得不面臨“面值退市”的無奈相比,中銀絨業上一次“劫后余生”后,是以2021年屢屢高溢價并購涉足新能源領域材料端為開局,拉動股價全年上漲217.92%,但或也埋下了如今的敗局。
公司2021年一季度后的股價“主升浪”階段,多個神秘股東出現在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上述股東與中銀絨業并購項目的部分轉讓方之間,通過企業名、人名、電話、企業郵箱交織出一張紛繁復雜的關系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這一張關系網指向中銀絨業董事長李向春的“朋友圈”以及部分董事、監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前往綿竹市、都江堰市實地調查發現,中銀絨業當年高溢價并購項目進展遠遠不及預期,一個號稱要在綿竹市投產年產8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至今以宗地為由未開工。地方園區管委會多次口頭通知與正式文件催促其施工。另一并購項目仍然停產改造,距離其公告的二季度復產僅剩不到10天時間。
2021年11月20日,中銀絨業公告,稱以0元的價格受讓成都崇欣信達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欣信達)持有的四川鑫銳恒鋰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鑫銳恒)100%股權。這家企業成立時間是2021年8月25日,截至2021年10月31日的凈資產為負3.96億元。
股權轉讓完成后,中銀絨業不僅為鑫銳恒實繳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并計劃以鑫銳恒為投資主體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20億元,項目建設周期為2021年11月至2025年8月。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恰好是鋰電材料行業的估值頂峰,資本市場一度“涉鋰即漲”,中銀絨業的股價便攀升至近5年來的頂點4.17元/股。
然而時至今日,該項目仍未有進展,中銀絨業給出的理由是土地未合宗。其回復交易所問詢函表示,已通過公開掛牌獲得德阿產業園3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共計279.02畝,但三宗土地之間有兩條一直未開建的政府規劃路,需要合宗。6月5 日,鑫銳恒收到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復函,擬將鑫銳恒原三宗土地收儲,并將土地整合后按規劃重新供地。
鑫銳恒所在項目宗地圖 圖片來源:四川省公共服務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鑫銳恒通過招拍掛取得的宗地地圖顯示,項目地的大概位置(德阿產業園DA-Bb-03-01號、DA-Ba-04-01號、DA-Bb-05-01號)與盛新鋰能子公司致遠鋰業相隔一條馬路,與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取地位置(綿竹市德阿工業園DA-CD-01-01號地塊)臨近。
其中,“DA-Bb-03-01”地塊與祥柳村七組相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6月12日趕到祥柳村七組,一戶村民向記者表示:“這個組就只有我們一家人,還有隔壁兩口子。這邊征完地,搬完了。”隨后,該村民將記者帶到“DA-Bb-03-01”的大致區域。從現場情況來看,除了有水渠建設的痕跡外,“DA-Bb-03-01”地塊周邊以農田為主,未有其他打圍。
項目所在的祥柳村七組 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項目部落地于此,距離約200米地方就是公司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在進行土建主體施工、鋼結構安裝等。有項目部工人表示:“我們這后面還是田,這邊打圍的只有(川發)龍蟒和僑源氣體。”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取得土地時間是去年4月。川發龍蟒取得土地時間在2022年,同樣是磷酸鐵鋰,目前已經試生產。
記者隨后來到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看到了一份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控制詳細規劃,上面并沒有標注出鑫銳恒。
項目領域一樣,為何其他企業已開工建設,鑫銳恒卻遭遇宗地問題?
對于中銀絨業回復問詢函的說法,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黨政辦負責人予以否認,其直指鑫銳恒未開工的問題在企業自身。
據介紹,鑫銳恒項目在落地之初,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多次派人與企業代表現場勘察園區可供地塊的現狀,鑫銳恒項目根據當時的工藝計劃分四期實施項目建設。根據園區規劃及土地現狀,最終經雙方協商并確認,在不影響項目落地建設的前提下,分三宗地進行供地。“它們2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分四期實施,也是按照這個拍地。它的施工跟三塊地合宗沒有關系,不合宗也能動工。不合宗對施工動工沒影響。”上述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黨政辦負責人表示,即便是當中有一條路不調規,也不影響項目推進。況且后面,園區做詳規時還將那條路調規,他表示:“合宗耽誤施工完全是借口。不可能(我們)招進來,不允許你動工,這個不符合邏輯。”
德阿工業園規劃圖 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電話溝通,口頭上不曉得催促好多次。反復催對方動工。”在完成土拍后,園區反復催促鑫銳恒動工,但鑫銳恒表示要土地合宗后才能動工。一直到去年7月7日,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以管委會名義向鑫銳恒正式發函,督促其開工建設。該函內文提到:“你公司應在土地摘牌起3個月內,于2022年6月前開工建設,但至今未開工。請你公司必須于2023年7月20日前開工建設??”然而鑫銳恒的回答仍然是先要完成合宗。
記者了解到,中銀絨業內部股東還就合宗一事向當地遞交過舉報信,投遞到市長信箱,涉及土地合宗等問題。根據當地一知情人士分析,鑫銳恒的項目開工建設或存在內部股東分歧,有股東希望加快投產,有股東不希望加快投資。一個背景是鑫銳恒拿地時間在2022年,當年處于鋰鹽高價區間。到了2023年,鋰鹽環節到磷酸鐵鋰環節價格下降,企業投資愿望降低。
園區重點項目展示圖未見鑫銳恒 每經記者 胥帥 攝
中銀絨業2021年的另一大動作是布局新材料領域。
2021年3月,中銀絨業還以4200萬元增資并收購都江堰市聚恒益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恒益)100%的股權。當時溢價收購的增值率274.94%。
在業績承諾期的2021年和2022年,聚恒益的利潤完成率分別為200.38%、174.19%。然而到了2023年度,這家公司實現營業利潤130.96萬元,凈利潤虧損141.60萬元。
聚恒益于2023年四季度開始自主進行清潔生產改造,中銀絨業將標的去年業績虧損原因歸結停產以及市場因素。
聚恒益的廠房 每經記者 胥帥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聚恒益在停產前出現過環保問題。成都市都江堰生態環境局在去年第二季度的現場檢查中,發現涉及新建2臺石墨化爐未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等多項違規行為。根據中銀絨業2023年年報內容,聚恒益于2023年12月19日停產,預計停產4~6個月,計劃于2024年二季度恢復正常生產。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截至6月13日,聚恒益仍然在現場施工。盡管外墻主體鋼架已經能看見,但外墻仍未封閉,里面水泥柱仍清晰可見,也看不見生產設備。門口保安表示,這里禁止外來人進入,需要記者聯系聚恒益員工。
聚恒益的廠房 每經記者 胥帥 攝
6月13日中午12時正是工人們的飯點時間,記者注意到,聚恒益工人通常會在附近買盒飯。賣盒飯的老板向記者表示,他聽過一些工人說過里面的情況,“那里面還早??至少要把鐵皮包過來(注:一種建筑流程)”。另外有工人表示:“2個月還差不多。”不過也有工人表示不清楚具體完工時間,“也快了”。
聚恒益的復工是否與環保整改有關?成都市都江堰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向記者表示,執法部門去年依法依規處罰了聚恒益的環保違規行為,聚恒益也進行相應整改。不過,企業復工生產時間是由企業自主決定。
綜合來看,中銀絨業謀劃的新能源很美,但現實則很骨感。一直到中銀絨業瀕臨退市懸崖,上述并購資產仍然沒有表現出預想的盈利能力。
此外,中銀絨業那時選擇的標的,要么凈資產為負,比如鑫銳恒、鋰古新能源、河南萬貫實業有限公司(2021年凈資產為負)。要么如聚恒益,所有者權益不超過1000萬元。除開聚恒益在并購當年能維持不超過5000萬元的營業收入,其他資產基本不貢獻凈利潤。
中銀絨業在周期高點切入新賽道,周期低點無法實現收益,加之跨界經營能力欠缺,它的困境似乎可以理解。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結合中銀絨業并購前后的股價、股東名冊、轉讓方信息發現,中銀絨業高價并購中的部分轉讓方與董事長李向春、中銀絨業其他子公司有交集。
比如中銀絨業當時收購鑫銳恒時,轉讓方是崇欣信達。崇欣信達對外投資的一家企業是海南沅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海南沅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另一方股東是中銀絨業子公司北京君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蘭投資)。
海南沅澄成立目的是受讓另一鋰企金鑫礦業的債權,但在受讓終止后宣告解散。崇欣信達還與寧夏文鏡太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鏡太奇)共同投資企業。文鏡太奇的郵箱與君蘭投資2014年、2019年年報登記郵箱一樣。文鏡太奇的法定代表人是劉天一,穿透股權關系,劉天一也是北京歐瑞富礫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瑞富礫)旗下一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歐瑞富礫同電話、郵箱企業有北京正陽富時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后者執行事務合伙人是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是李向春,股東是于旭斌(全資持股歐瑞富礫)、吳瑞、陳開軍。
這4個人的持股企業,或持股企業電話、郵箱,呈現出復雜的交叉關系。除開中銀絨業董事長李向春之外,上述關系還涉及到中銀絨業其他董事和監事。中銀絨業董事徐蓉,在2007年至2014年期間擔任歐瑞富礫資產管理部總監;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任北京和平財富企業咨詢有限公司(與歐瑞富礫子公司電話一致)副總經理。中銀絨業董事申晨于2016年8月至今任北京和平財富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最關鍵是上述交叉關系不僅涉及到中銀絨業并購前夕標的股東,還涉及到中銀絨業的2022年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銀絨業并購最為頻繁階段在2021年和2022年。2021年6月30日到2021年11月30日期間,公司股價上漲138.3%。
2021年第三季度末,歐瑞富礫和劉天一共同持股的企業已是中銀絨業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數1810萬股。
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寧夏躍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躍尚科技)成為中銀絨業第十大流通股東(持股8410萬股),其2019年年報登記郵箱與歐瑞富礫、文鏡太奇、君蘭投資一致。這家企業現在的財務負責人,2019年的股東王坤,與鑫銳恒監事王坤重名。而在2022年一季報,躍尚科技又出現在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股3092萬股)。
同樣是在2022年一季報,北京晉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開投資)是中銀絨業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4518.5萬股)。晉開投資的電話、郵箱與北京京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鵬投資)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兩家公司一致。京鵬投資與中銀絨業第一大股東具有一致的電話、郵箱及地址。晉開投資年報登記電話是一個叫范曉宇的人。6月21日,記者撥通電話采訪其是否屬于恒天金石(中銀絨業控股股東)的人,對方先表示:有什么事?”然后獲悉記者身份后以打錯為由掛斷電話。
北京宗鑫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鑫瑞)、深圳市宏語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宏語)同時出現中銀絨業2022年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各自持股數均超過4000萬股。深圳宏語在2023年第三季度退出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宗鑫瑞也于2024年4月30日退出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
宗鑫瑞和深圳宏語的主要股東是吳瑞。宗鑫瑞投資的一家企業是寧夏尚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銀絨業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監事會主席擔任寧夏尚威投資法定代表人)。
宗鑫瑞通過寧夏尚威間接持股重慶路橋,重慶路橋董事長也是李向春。深圳宏語通過其他投資與重慶路橋股東有過股權聯系。中銀絨業曾提到吳瑞,認為其在企業咨詢管理、特殊資產投資方面具有相關經驗。
2022年一季報,躍尚科技、晉開投資、宗鑫瑞、深圳宏語這四家能關系到李向春的企業,合計持有中銀絨業股權1.62億股,持有流通股比例高達3.8%。
6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劉天一和吳瑞。記者在表明身份后,劉天一表示:“你這邊的采訪我不接受。”吳瑞則表示:“我不太喜歡接受采訪,建議你們從其他途徑去調查吧。”
6月21日和6月22日,記者還多次致電崇欣信達法定代表人陸靜、中銀絨業年報公開電話,前者電話無人接通,后者一直提示電話忙。同時,記者也就稿件里的問題向中銀絨業郵箱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文中所涉公司、人物關系情況,資料均來自天眼查,根據現有資料無法完全確認所涉同名人物確系同一人)
同步播報:觀察 | 中銀絨業或成深市年內首家非ST退市股:是跨界經營不善的無奈,還是新能源故事沒“圓上”?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