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5 19:09:09
杭州、寧波要共同創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55182
央視新聞消息,7月25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正式發布。三省一市在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了九個方面,共165項重點任務。
其中,在科技創新跨區域協同方面,共有20項重點任務,主要包括:深入推進張江、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作共建,支持南京、杭州—寧波創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深化長三角基礎研究合作,探索設立長三角基礎研究聯合基金,協同開展跨學科交叉基礎研究。圍繞重大攻關任務組建長三角創新聯合體。大力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在機構注冊、財政支持、評價激勵、資產管理等方面實施更加靈活有效的政策。深化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體系布局。
此外,還要加強人才政策區域協同創新,推進人才評價標準、人才資質跨區域互認。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全域互聯互通。鼓勵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國際知名科研院校等來長三角設立研發中心和聯合實驗室,與各類創新主體開展技術攻關。深入實施長三角—新加坡、長三角—芬蘭產業創新合作項目等。
解讀:科技創新中心,是指在全球或區域創新網絡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城市或區域,是創新要素的集聚地和創新經濟的增長極。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此前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目前,全國已布局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渝、武漢及西安也在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除此之外,包括南京、濟南、大連、鄭州、長株潭等地在內,也將目光瞄準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以期優化整合區域科技創新資源,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
作為浙江省內的“雙子星”,當前,浙江著力推動唱好杭甬“雙城記”,“創新”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2021年,浙江出臺《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杭甬雙城核心引領、錯位協同、聯動創新、競合共贏的發展局面全面形成,杭甬雙城經濟圈格局基本形成,對全省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進一步提出,著力塑造引領未來的新增長極,同時要求唱好杭甬“雙城記”。
當地媒體此前分析指出,相比北京、上海超4萬億的“大體量”,相較深圳、廣州、重慶GDP超3萬億的“小目標”,杭州、寧波還需要努力追趕;對表發展定位要求,杭甬戰略科技力量還未形成疊加效應、乘數效應,兩市僅有1個國家實驗室、兩個大科學裝置,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尚未“破零”。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兩地聯手共同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消息時有傳出。今年3月還有報道透露,“杭州市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編制的《杭州-寧波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方案》已由浙江省政府報科技部,爭取科技部批復”。
兩部門: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
國家發改委網站25日消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等8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銷售價格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商務部指導各地區結合實際做好優惠政策銜接,確保政策平穩有序過渡。
教育部推進建設12家未來技術學院
教育部25日召開的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工作推進會上介紹,為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2021年起,教育部在12所高校布局建設了首批未來技術學院,超常規、有組織培養未來技術創新領軍人才,支撐未來產業創新發展。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分布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12所高校。
上海無人駕駛出租車預計8月開放
證券時報消息,7月24日,記者從智能駕駛企業賽可智能獲悉,此前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獲得上海市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有望在8月對公眾開放。另據媒體報道,賽可智能將在8月推出連接臨港到浦東機場的運營專線,首批已有20輛車獲得資質。
蘋果深圳應用研究實驗室即將投運
上海證券報消息,7月24日,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杰夫·威廉姆斯探訪了即將投運的深圳應用研究實驗室。據了解,該實驗室將與今年3月擴建的上海應用實驗室一起,共同為產品的可靠性、質量和材料分析提供支持,并深化與本地供應商的合作。這一全新的實驗室將增強對iPhone、iPad、Apple Vision Pro等產品的測試和研究能力。此外,蘋果在北京、上海、蘇州和深圳等地設有研發中心。
廣州康鷺片區舊改動工
南方都市報消息,7月24日,廣州海珠康鷺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F37和F57兩個地塊同時破土動工,標志著該舊改項目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康鷺片區位于全國最大紡織面輔料交易基地——中大紡織商圈內。因需要近347億元的投資總金額,又被稱為廣州城央“最貴”舊改項目。康鷺舊改按照“民生先行、靈活分片、動態分期”原則,更新改造過程擬分為四期進行,預計花費十年時間。康鷺舊改完成后,將系統解決城中村環境、安全、產業、空間等系列問題。
水利部:全國5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7月24日,水利部發布,受上游來水和降雨影響,截至24日上午,寧夏、陜西、甘肅、四川、江蘇、遼寧、吉林、黑龍江、云南等地5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其中甘肅汭河、永寧河、白水江、讓水河,陜西千河,四川白沫江、玉溪河、蒲陽河、名山河等9條河流超過保證水位,寧夏涇河上游河源區、陜西千河、甘肅永寧河等3條河流超歷史實測記錄。同時,洪澤湖出現今年最高水位。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公布,國家電網居首
7月25日,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5459億美元營收位居榜首,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分列榜單第二位和第三位,位列第四位的是中國建筑集團。中國工商銀行位列第五,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
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公司2023年總營收達到14.6萬億美元,和上年上榜公司相比,下降約3%;凈利潤達到7064億美元,較上年下降約1.5%。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約為37.4億美元,較去年提升約9%。
今年共有60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新上榜公司中排位最高的是杭實集團,位列第103位。得益于旅游熱潮,攜程再次回到榜單。該公司2023年營收增長122%,以超過62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51位。
新能源領域的兩家頭部公司,排名均較上年繼續大幅提升。比亞迪位列第40位,排名較去年上升26位。寧德時代位列第68位,排名較去年上升18位。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理想汽車排名較去年上升140位,也是此次排位躍升幅度最大的公司。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前20位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