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7 17:06:38
◎無論是哪個類別的廠商,當前都面臨著一個共性問題:隨著游戲體量的不斷增大,如何突破玩家存儲空間的限制以及更新上的時間消耗。
每經記者|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張梓桐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在《黑神話:悟空》等3A大作頻現市場后,無論是玩家還是游戲開發商都對云游戲廠商提出了更多需求,但為何我們看不到更多的玩家使用云游戲?這背后的核心矛盾在于效益與成本的平衡。”在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游戲專場期間,騰訊云互聯網行業技術總經理陳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陳亮看來,云游戲理論上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游戲體驗,減少對客戶端的依賴,使得玩家可以更容易地接入游戲。然而,這種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服務端的性能和推流效果,需要保證足夠好的用戶體驗。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云游戲作為游戲產業的新興領域,正逐步成為行業焦點。
根據IDC發布的報告,預計2024年游戲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9.1億美元,2023年—202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8%。
穩健增長的市場大盤下,各大云游戲廠商的市場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騰訊云、網易云等廠商紛紛亮出各自的殺手锏,力圖在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從市場格局來看,當前云游戲廠商主要分為三個派別:騰訊、網易等傳統游戲巨頭憑借豐富的游戲資源和強大的技術實力,在云游戲市場中占據較大份額;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也憑借其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優勢,迅速布局云游戲市場;一些新興的云游戲平臺如Steam Cloud Gaming、PlayStation Now等也在積極搶占市場份額。
在陳亮看來,如何在效果和成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得云游戲服務既能滿足玩家的期望,又能實現經濟效益,是市場正在嘗試和磨合的過程。
當前,各大云游戲廠商在競爭策略上各有側重。傳統游戲廠商主要通過優化游戲內容和提升用戶體驗來增強用戶黏性,如騰訊云游戲平臺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游戲內容和流暢的游戲體驗來吸引用戶。
云計算服務商則強調技術穩定性和服務質量,如微軟Azure云平臺憑借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覆蓋和高效服務,吸引了大量游戲開發者。
而互聯網科技公司則更加注重用戶流量和生態布局,通過跨界合作和生態布局來擴大市場份額,如抖音通過內測云游戲功能,試圖將短視頻用戶轉化為游戲用戶。
但無論是哪個類別的廠商,當前都面臨著一個共性問題:隨著游戲體量的不斷增大,如何突破玩家存儲空間的限制以及更新上的時間消耗。
陳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追求高品質游戲體驗的玩家來說,云游戲的實時渲染和流暢度是關鍵。他們愿意為更好的游戲體驗付出一定的費用,如購買月卡或點卡。
而從開發商角度來看,開發商在實現全球同步和多端同步發行時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
在陳亮看來,雖然當前云服務提供商可以提供測試、適配等支持,但開發商仍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開發和維護。云游戲理論上可以減少客戶端的開發工作,但服務端渲染成本也隨之增加。
“開發商最關心的是效果與成本的平衡。”陳亮表示,對于掛機類游戲,成本可能更為重要;而對于高品質的大制作游戲,效果則是首要考慮因素。開發商需要在保證游戲體驗的同時,控制成本以實現盈利。
因此,陳亮總結為:游戲廠商在選擇各家云服務廠商時,首先關注的就是解決方案的效果,包括游戲的流暢度、實時渲染質量、交互體驗等。這是吸引玩家并保持用戶黏性的關鍵因素。
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成本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游戲廠商需要評估解決方案的性價比,包括硬件投入、運維成本、帶寬費用等。”陳亮說。
而在穩定性與安全性方面,陳亮表示,隨著游戲規模的擴大和玩家數量的增加,穩定性和安全性變得越來越重要。游戲廠商需要確保解決方案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并保護玩家的數據安全。
與此同時,良好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是保障游戲順利運營的重要因素。游戲廠商需要選擇能夠提供及時、專業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的解決方案商。
在游戲質量逐步優化帶來的需求外,當前中國游戲廠商加速的出海步伐也使得云游戲廠商找到了另一業務增長點。
根據《2024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4年上半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85.54億美元,同比增長4.24%。這表明,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中國游戲廠商在海外市場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
對于面向全球的游戲發行商來說,用戶量的波動性和資源需求的不可預測性是常態。因此,當前云服務廠商的存在對于各大出海游戲廠商來說也已成為一個“剛需”。
在本地化策略與文化適應性方面,陳亮表示,云不僅限于提供技術基礎,還能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服務助力游戲內容的本地化。例如,利用AI翻譯技術,結合目標市場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進行更精準的內容翻譯和本地化調整。
“同時,云平臺還能幫助游戲開發者收集并分析用戶反饋,及時調整游戲內容,以更好地適應不同地區的玩家偏好。此外,對于游戲內貨幣、廣告、支付方式等的本地化設置,云服務也提供了便捷的管理和部署方案。”陳亮說。
針對不同地區手機型號、操作系統及網絡環境的多樣性,云游戲平臺通過強大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實現了游戲在多平臺上的高效適配和優化。
陳亮表示,對于大型游戲來說,下載和更新過程中涉及的龐大數據量對設備和網絡提出了極高要求。云服務可以通過內容分發網絡等技術,優化數據傳輸路徑,減少下載時間和帶寬消耗。同時,云還提供了詳盡的性能測試和調優服務,幫助游戲開發者針對不同設備和網絡環境進行精細化的優化,確保游戲在不同平臺上都能保持流暢運行和最佳體驗。
此外,陳亮認為,在全球化過程中,游戲測試和驗證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云服務為游戲開發者提供了高效的測試環境和工具,支持大規模的并發測試和真實環境下的模擬測試。
陳亮表示,通過云平臺,開發者可以輕松地模擬數百萬玩家同時在線的場景,進行壓力測試和性能測試,確保游戲在上線前能夠穩定運行并滿足用戶需求。此外,云服務還提供了自動化的測試流程和數據分析工具,幫助開發者快速定位并修復潛在的問題,提升游戲質量和用戶體驗。
出海之外,AI大模型成為云游戲廠商當前另一個重要的業務焦點,但盡管生成式AI和大模型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并且在許多領域展現了其潛力,但在游戲行業的應用層面,當前大模型落地還面臨哪些挑戰?
陳亮認為,首先,游戲行業對技術的要求確實非常高。游戲不僅需要極致的視覺效果和流暢的操作體驗,還需要復雜的故事情節、角色設計和交互邏輯。生成式AI和大模型雖然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生成能力,但要滿足游戲行業的這些高標準,仍需大量的定制化開發和優化工作。
其次,盡管生成式AI在游戲領域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應用,如3D磨皮、決策生成、UV自動展開以及游戲機器人等,但這些應用大多還處于較為基礎或特定的層面,尚未形成規?;凸残缘膽谩?/p>
“特別是在智能NPC(非玩家角色)方面,雖然這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應用方向,但如何在保證NPC的泛化和理解能力的同時,又能緊密地融入游戲的故事線和時代背景,確實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陳亮說。
此外,陳亮表示,游戲行業對于交互和可互動性的要求也非常高。一個智能NPC不僅需要能夠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幾的陪聊,還需要能在數百萬玩家同時在線的環境中保持高質量的交互體驗。這對生成式AI的實時響應能力、語境理解能力、情感模擬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