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推薦

          每經網首頁 > 商訊推薦 > 正文

          A股行情突變!三大指數集體回調 行業共議后續投資方向

          2024-10-10 15:32:11

          高歌猛進半月的A股突然轉向。

          10月9日,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回調,截至收盤,滬指跌6.62%,深成指跌8.15%,創業板指跌10.59%,北證50指數跌12.11%,滬深京三市成交額29666億元,較上日縮量5170億元。

          此前,A股市場迎來了強勁反彈,上證指數從2689點一度沖高至3600點。國慶節期間,更是有眾多新股民開戶熱情爆棚,10月8日,A股成交總額逼近3.5萬億元的成交,創出歷史新高。

          眼下,隨著市場行情陡然降溫,不少投資者陷入迷茫,后續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近日,多名行業人士指出,A股當前仍處于較低估值水平,后續走勢有賴于財政政策進一步落地。

          新宏睿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董事總經理夏宇宸表示,A股市場前景不僅依賴于政策面的支持、資金面的寬松和全球資本的回流,更得益于股市的低估值與獨特的經濟環境帶來的風險分散空間。目前許多海內外機構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然而,A股能否持續長紅的決定性因素是從上而下的、進一步的刺激措施是否能夠落實,能否推動宏觀經濟復蘇和企業盈利增長觸底反彈,以及這些措施對國內消費者的影響效果如何。”夏宇宸表示。

          A股行情調整

          在924新政以來,A股多個指數單日漲幅和周漲幅、日成交額創造了歷史。以滬深(CSI)300指數為例,其在9月末最高單日漲幅達8.5%,最高單周漲幅為15.7%,均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佳表現。

          然而,節后的第二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了近期以來的首次大調整——證券板塊震蕩大跌,影視傳媒、光伏電池、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房地產板塊跌幅居前。

          面對此輪調整,業內人士認為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前期過快上漲后市場出現修正;二是市場進入下一階段,出現分化;三是等待財政政策落地效果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在經歷了連續一周的大幅上漲之后,周三兩市出現了顯著的調整,成交量也異常龐大。“任何一輪行情的啟動都不可能是急漲的,而應該有一定的上漲節奏。急劇地上漲必然會帶來調整。從推動這輪牛市行情的因素來看,多項重磅政策的推出,以及后續還會不斷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都增強了市場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調整并未出乎部分行業大咖的預料。

          在夏宇宸看來,目前的市場動態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解釋:央行通過設立了一個類似于美聯儲銀行定期融資計劃的工具,允許投資者用現金、債券等作為抵押品,獲得資金去購買股票,這使得之前做空的投資者在央行宣布貨幣政策后不得不回補倉位,推動了市場反彈。

          “現在的風險在于,這波反彈可能會過熱。目前許多空頭回補和逼空現象將價格推到了遠高于200日均線的位置。如果沒有盡快出臺明確的財政細節,可能會難以讓市場信服上漲的持續性。”夏宇宸說道。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也表示,財政擴張力度預期增強使得投資者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首次從通貨再膨脹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此前發布的中國股票策略顯示,央行舉措有助于改善投資者情緒和流動性,A股市場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戰術性反彈上漲,但市場長期復蘇取決于宏觀經濟的復蘇和企業盈利增長的回升。

          政策落地是關鍵

          未來,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

          市場人士認為,后續財政政策落地將成為影響行情的關鍵。

          夏宇宸指出,股市的行情一般會受公司基本面、市場流動性、宏觀經濟政策和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到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下一步任何財政刺激政策的細節和宣布實施的時間點將非常關鍵,尤其是考慮到像美國大選,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變化等外部因素。以往中國通常在全球經濟疲軟時進行真正的刺激,這能讓中國投資者有機會獲得最大化杠桿和投資帶來的投資回報,逆周期購買相對低估的境外資產、加強其貿易地位,并在關鍵市場中獲取更多份額。

          “從長期來看,要維持一個可持續的牛市和對抗通貨緊縮,我國一方面需要有效管理市場參與者對政策信號的預期,另一方面需要確保刺激政策的重點偏向加強實體經濟,刺激消費,幫助上市企業改善基本面,加快業務增長,而不是過度增加市場流動性。”夏宇宸表示。

          金鷹基金也表示,從宏觀基本面看,后續還需要觀察政策落地的效果,但這不影響短期估值的修復。此前投資者對長期問題的擔憂持續加重,這使得市場短期會超跌;當前政策組合拳出擊,長期的擔憂緩解,估值有望持續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10月9日午間,市場已有重磅消息出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告,將于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將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央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聯合工作組召開首次正式會議,會議充分肯定了前期雙方在央行國債買賣方面的緊密合作,確立了工作組運行機制,并就債券市場運行情況等議題互換了意見。雙方一致認為央行國債買賣是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加強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興業研究認為,9月下旬以來增量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密集發布。作為逆周期擴大總需求的關鍵,增量財政政策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前8個月地方本級財政收支累計同比均不及0.5%,若調增國債規模可用于向地方轉移支付或支持民生社保支出等,緩解地方財政緊平衡壓力。假設一般預算收入的預算執行率為96%,若支出端要達到年初預算水平,另需補充資金約8286億元;假設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執行率約80%,若支出達到年初預算水平,則需補充資金約1.4萬億元;若要使財政支出力度達到疫情前水平,所需資金規模將更大。增量財政的規模與投向將成為影響10月市場預期的關鍵。

          關注科技、消費領域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A股仍處于較低估值水平,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

          新宏睿認為,盡管A股近期大幅上漲,但股市整體估值水平仍然較低。在8月底,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僅為8.9倍,在股市熱潮后(國慶前)增長到了11.3,仍遠低于全球市場的17.7倍。

          “這表明中國股市相對于其他市場仍處于估值洼地,具備較大的上升空間。隨著美元在美聯儲降息的推動下繼續走弱,投資者可能從昂貴且擁擠的全球科技交易轉向更便宜的新興市場資產。”夏宇宸說道。

          聚焦于具體的投資機會來看,夏宇宸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或許是進入市場的良機,如能抓住科技、消費等高增長行業的機會,將為未來帶來中長期的可觀投資回報。

          “在近兩周,如摩根大通、瑞銀和百達資管等著名投資機構都對投資者發出了建議配置A股的信號。另一項值得投資者關注的趨勢是消費結構的轉型:中國股市正從更依賴投資和出口的行業,轉向受益于消費和創新驅動型經濟轉型的行業,例如消費品、技術、醫療保健和高端制造業。今年至今,我國科技、消費和醫療健康行業的收入增速均超過10%,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帶動相關公司市值增長超過50%。”新宏睿在報告中分享稱。

          金鷹基金也認為,對于市場結構而言,市場由政策直接受益行業擴散至成長板塊,如科技、制造、醫藥等方向,短期內這類高彈性板塊依然最為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新宏睿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

          責編 陳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歌猛進半月的A股突然轉向。 10月9日,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回調,截至收盤,滬指跌6.62%,深成指跌8.15%,創業板指跌10.59%,北證50指數跌12.11%,滬深京三市成交額29666億元,較上日縮量5170億元。 此前,A股市場迎來了強勁反彈,上證指數從2689點一度沖高至3600點。國慶節期間,更是有眾多新股民開戶熱情爆棚,10月8日,A股成交總額逼近3.5萬億元的成交,創出歷史新高。 眼下,隨著市場行情陡然降溫,不少投資者陷入迷茫,后續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近日,多名行業人士指出,A股當前仍處于較低估值水平,后續走勢有賴于財政政策進一步落地。 新宏睿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董事總經理夏宇宸表示,A股市場前景不僅依賴于政策面的支持、資金面的寬松和全球資本的回流,更得益于股市的低估值與獨特的經濟環境帶來的風險分散空間。目前許多海內外機構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然而,A股能否持續長紅的決定性因素是從上而下的、進一步的刺激措施是否能夠落實,能否推動宏觀經濟復蘇和企業盈利增長觸底反彈,以及這些措施對國內消費者的影響效果如何。”夏宇宸表示。 A股行情調整 在924新政以來,A股多個指數單日漲幅和周漲幅、日成交額創造了歷史。以滬深(CSI)300指數為例,其在9月末最高單日漲幅達8.5%,最高單周漲幅為15.7%,均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佳表現。 然而,節后的第二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了近期以來的首次大調整——證券板塊震蕩大跌,影視傳媒、光伏電池、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房地產板塊跌幅居前。 面對此輪調整,業內人士認為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前期過快上漲后市場出現修正;二是市場進入下一階段,出現分化;三是等待財政政策落地效果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在經歷了連續一周的大幅上漲之后,周三兩市出現了顯著的調整,成交量也異常龐大。“任何一輪行情的啟動都不可能是急漲的,而應該有一定的上漲節奏。急劇地上漲必然會帶來調整。從推動這輪牛市行情的因素來看,多項重磅政策的推出,以及后續還會不斷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都增強了市場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調整并未出乎部分行業大咖的預料。 在夏宇宸看來,目前的市場動態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解釋:央行通過設立了一個類似于美聯儲銀行定期融資計劃的工具,允許投資者用現金、債券等作為抵押品,獲得資金去購買股票,這使得之前做空的投資者在央行宣布貨幣政策后不得不回補倉位,推動了市場反彈。 “現在的風險在于,這波反彈可能會過熱。目前許多空頭回補和逼空現象將價格推到了遠高于200日均線的位置。如果沒有盡快出臺明確的財政細節,可能會難以讓市場信服上漲的持續性。”夏宇宸說道。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也表示,財政擴張力度預期增強使得投資者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首次從通貨再膨脹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此前發布的中國股票策略顯示,央行舉措有助于改善投資者情緒和流動性,A股市場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戰術性反彈上漲,但市場長期復蘇取決于宏觀經濟的復蘇和企業盈利增長的回升。 政策落地是關鍵 未來,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 市場人士認為,后續財政政策落地將成為影響行情的關鍵。 夏宇宸指出,股市的行情一般會受公司基本面、市場流動性、宏觀經濟政策和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到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下一步任何財政刺激政策的細節和宣布實施的時間點將非常關鍵,尤其是考慮到像美國大選,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變化等外部因素。以往中國通常在全球經濟疲軟時進行真正的刺激,這能讓中國投資者有機會獲得最大化杠桿和投資帶來的投資回報,逆周期購買相對低估的境外資產、加強其貿易地位,并在關鍵市場中獲取更多份額。 “從長期來看,要維持一個可持續的牛市和對抗通貨緊縮,我國一方面需要有效管理市場參與者對政策信號的預期,另一方面需要確保刺激政策的重點偏向加強實體經濟,刺激消費,幫助上市企業改善基本面,加快業務增長,而不是過度增加市場流動性。”夏宇宸表示。 金鷹基金也表示,從宏觀基本面看,后續還需要觀察政策落地的效果,但這不影響短期估值的修復。此前投資者對長期問題的擔憂持續加重,這使得市場短期會超跌;當前政策組合拳出擊,長期的擔憂緩解,估值有望持續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10月9日午間,市場已有重磅消息出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告,將于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將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央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聯合工作組召開首次正式會議,會議充分肯定了前期雙方在央行國債買賣方面的緊密合作,確立了工作組運行機制,并就債券市場運行情況等議題互換了意見。雙方一致認為央行國債買賣是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加強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興業研究認為,9月下旬以來增量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密集發布。作為逆周期擴大總需求的關鍵,增量財政政策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前8個月地方本級財政收支累計同比均不及0.5%,若調增國債規模可用于向地方轉移支付或支持民生社保支出等,緩解地方財政緊平衡壓力。假設一般預算收入的預算執行率為96%,若支出端要達到年初預算水平,另需補充資金約8286億元;假設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執行率約80%,若支出達到年初預算水平,則需補充資金約1.4萬億元;若要使財政支出力度達到疫情前水平,所需資金規模將更大。增量財政的規模與投向將成為影響10月市場預期的關鍵。 關注科技、消費領域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A股仍處于較低估值水平,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 新宏睿認為,盡管A股近期大幅上漲,但股市整體估值水平仍然較低。在8月底,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僅為8.9倍,在股市熱潮后(國慶前)增長到了11.3,仍遠低于全球市場的17.7倍。 “這表明中國股市相對于其他市場仍處于估值洼地,具備較大的上升空間。隨著美元在美聯儲降息的推動下繼續走弱,投資者可能從昂貴且擁擠的全球科技交易轉向更便宜的新興市場資產。”夏宇宸說道。 聚焦于具體的投資機會來看,夏宇宸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或許是進入市場的良機,如能抓住科技、消費等高增長行業的機會,將為未來帶來中長期的可觀投資回報。 “在近兩周,如摩根大通、瑞銀和百達資管等著名投資機構都對投資者發出了建議配置A股的信號。另一項值得投資者關注的趨勢是消費結構的轉型:中國股市正從更依賴投資和出口的行業,轉向受益于消費和創新驅動型經濟轉型的行業,例如消費品、技術、醫療保健和高端制造業。今年至今,我國科技、消費和醫療健康行業的收入增速均超過10%,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帶動相關公司市值增長超過50%。”新宏睿在報告中分享稱。 金鷹基金也認為,對于市場結構而言,市場由政策直接受益行業擴散至成長板塊,如科技、制造、醫藥等方向,短期內這類高彈性板塊依然最為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新宏睿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
          投資 政策 A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 | 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亚洲综合狠狠丁香五月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