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瀘州敘永:對話志愿軍老兵 見證抗美援朝故事

          敘永融媒 2024-10-25 19:06:33

          “同志們,你們到朝鮮去,不是為了死,是為了生,為了全國人民的生。如果我們不去把美帝國打敗,我們就不能夠生存,祖國就不能和平建成。”92歲老兵王遠芳談起1951年新兵訓練時,營長對他們說的第一句話。

          1932年十月初十出生的王遠芳是瀘州市敘永縣馬嶺鎮人,父母早逝,家里只有兩兄弟相依為命。1951年,國家在積極動員人民群眾參軍從戎,在哥哥的支持下,年僅18歲的王遠芳響應國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成為補訓9師42團2營8連3排9班的一名戰士,踏上了抗美援朝的道路,浴血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

          王遠芳老人回憶起從敘永到朝鮮的歷程表示:“在吉林訓練了2個月,9月左右開始進入朝鮮,由于公路、橋梁等交通設施均被美方軍隊炸毀,所以援朝軍隊只能徒步走到前線。”當時,他們到達朝鮮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飛機場。當時美軍最引以為豪的就是他們的空軍作戰能力,在雙方軍事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修建好一個飛機場對于抵抗敵人的襲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想在美軍眼皮子底下大規模修建一個飛機場顯然是不容易的事情,“美方的飛機隨時會飛過來扔炸彈,我們就躲進防空洞。有的來不及跑,被炸彈炸死了,或者被土埋在下面,被埋得深的戰友爬不出來犧牲了,我運氣好,埋得淺,我就自己爬出來,活了下來。當時死了很多人,幸運活下來的,又繼續修建飛機場,那是用戰士生命堆出來的戰場。”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王遠芳老人的記憶依然清晰。他講述著戰火紛飛的場景和英勇戰斗的過程,讓在場的人員深受觸動。

          飛機場修好后,王遠芳跟隨部隊到達抗戰前線,加入到激烈的戰役中。當年和他一起跨過鴨綠江的戰友,絕大部分都長眠在了異國他鄉。朝鮮戰爭勝利以后,王遠芳老人在山西軍區部隊訓練新兵,直到1957年5月7日才回到家鄉敘永縣。

          退伍后,他在相館從事拍照工作,家里的電視墻上,一幅幅攝影作品裝裱精美,他向記者挨個介紹他的攝影作品,其中一張是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戰友合照,他看著照片里的戰友,拿在手里久久不愿放下。

          “勝利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拿命拼來的,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對于先烈們,我們有理由以最熱烈的感情予以紀念。”回憶往事時,王遠芳很平靜,像在訴說別人的故事,只有提及犧牲的戰友們,才會滿臉悲戚與懷念。

          “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人念叨最多的話語,這簡短的一句話卻是無數先烈浴血奮戰舍死忘生換來的,他們用血肉之軀守護著祖國的和平與安寧,正如營長所說的:“同志們,你們到朝鮮去,不是為了死,是為了生,為了全國人民的生。”這份視死如歸的勇氣,這顆為國為民的愛國之心,必將被我們傳承和發揚,也必將如一盞明燈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朝鮮 機場 瀘州市 對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一区精品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