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6 17:38:44
日前,比亞迪發布具身智能研究團隊專場招聘信息,主要面向相關專業2025屆碩士、博士畢業生,招聘崗位包括高級算法工程師等。其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成立于2022年,已開發多款機器人產品。去年8月,比亞迪投資入股上海智元。此外,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特斯拉等車企也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領域。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董天意
日前,比亞迪官方微信公眾號“比亞迪招聘”發布了一則“比亞迪25屆具身智能研究團隊專場招聘”的信息,招聘人才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機器人等。
根據招聘海報內容,比亞迪此次招聘主要面向機械類、自動化類、力學類、計算機類、數學類、電子信息類、電氣類等專業的2025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其中,境內院校畢業時間為2024年9月~2025年8月,境外院校畢業時間為2024年7月~2025年12月。
、
圖片來源:比亞迪招聘微信公眾號截圖
招聘海報內容顯示,比亞迪此次招聘的崗位共計10個,包括高級算法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高級機器人工程師、高級軟件系統工程師等。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深度學習、感知、交互算法、人形機器人、四足機械狗、機器人維護、機器人售前售后等。
公開資料顯示,“具身智能”是指將AI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像人一樣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公司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成立于2022年,通過深入挖掘公司規模化的應用場景需求,展開各類機器人本體及系統的定制開發,不斷增強機器人感知與決策能力,推進具身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加速落地應用。”據比亞迪方面介紹,目前,其團隊已開發完成工藝機器人、智能協作機器人、智能移動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等產品。
去年8月,比亞迪以投資入股方式成為了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智元”)的第八大股東。天眼查顯示,上海智元成立于2023年2月,經營范圍涵蓋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智能機器人銷售;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等。2023年8月21日,上海智元發生投資人(股權)變更,比亞迪出資191.497萬元,拿下2.5074%股份。“一般而言公司投資活動和業務有所關聯,不會做單純的財務投資。”彼時,比亞迪方面相關工作人員曾對外表示。
圖片來源:天眼查
事實上,車企正在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領域。在2024年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廣汽集團亮相了其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機器人。據悉,廣汽集團于2022年初開始涉足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現已掌握核心技術,并實現關鍵零部件全棧自研且成本可控。目前,廣汽機器人研發已進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機器人計劃在2024年12月底正式對外發布。
此外,小鵬汽車、特斯拉等也開始通過投資或自研的方式,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具身智能領域。其中,小鵬汽車已經對外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小鵬Iron機器人,該機器人以仿人結構設計為特點,身高達到了178厘米,體重70公斤,并配備了62個主動自由度,使其動作更加靈活自然,已經正式進入小鵬汽車工廠工作,承擔起組裝等生產任務。
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看來,智能機器人將是機器智能的皇冠。他相信,將來智能汽車的廠商都會同時是智能機器人的廠商,相信智能汽車跟智能機器人將來會是一致的產業,且能夠產生1+1>2的效應。特斯拉CEO馬斯克則公開表示,未來特斯拉的長期價值大部分體現在人形機器人。機器人開始成為車企爭相布局的熱門賽道。
中科院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汽車行業特聘研究員鹿文亮認為,由于機器人在技術上與自動駕駛有許多相同之處,機器人的研發對推進汽車自動駕駛有較大幫助。
花旗集團全球洞察分析團隊在近日也公開表態稱,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7萬億美元,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達到6.48億臺,約達到當前全球汽車保有量的一半。
不過,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強調稱,人形機器人市場前景很好,但是產業尚處于萌芽期,市場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布局,存在泡沫化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216971103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