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保費一年比一年高!新能源商用車一"險"難求背后:車主喊貴險企喊虧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6 17:02:48

          2024年,新能源車“投保難、投保貴”現象愈演愈烈,車主叫苦不迭。新能源貨車和網約車等營運車輛,因保險公司承保額度有限,上險困難;非營運類新能源乘用車雖較易上險,但保費也在逐年上漲。其原因是新能源車出險率和賠付率高,導致保險公司虧損。對此,相關部門已“出手”,深化車險綜合改革。同時,部分車企也布局車險業務,試圖降低保費。專家認為,解決該問題需各方聯合,協同推進。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孫磊

          一“險”難求的現象,正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愈演愈烈。

          “去年年初我花費30余萬元買了一輛純電動牽引車,當時的交強險和商業險加起來一共有1.7萬元。”陜西一位貨運司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保費即將到期,我還想續保,但保險公司直接拒絕了,說今年新能源商用車一概不做。”

          這并非個案。河南一位貨運司機也向記者坦言:“我近期也被保險公司告知有可能今年不能成功投保,要等他們(保險公司)2025年的任務指標下來,看看有沒有給新能源商用車的額度。如果名額很少,保費也會上升。”

          不只是“投保難”,“投保貴”也讓大多數新能源購車者有苦難言。北京一位網約車司機稱:“這兩年我的車在車未出險的情況下,續保保費每年上漲的額度至少也在1000元,目前一年的保費接近1萬元。”

          種種情形之下,不少車主也發問,新能源車車險為何這么貴?保險公司又為何對新能源車說“不”?

          “保費一年比一年高”

          “雖然這兩年沒有出險,但在續保時保費價格還是一年比一年高。”一位新能源輕卡司機告訴記者,他的車輛是三年前以12萬元的價格購入的,去年上全險1.2萬元。

          “買得起車,養不起車!”上述新能源輕卡司機稱,“我的車輛車險今年2月就要到期了,保險公司現在給的報價是1.3萬元左右,我還在猶豫,想著今年只買交強險,上全險太貴了。”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和上述新能源輕卡司機有同樣想法的不在少數。常年在陜西區域做貨運生意的一位司機表示:“我之前的車是一輛燃油輕卡,在前一年不出險的情況下,上全險大概在6000元左右,現在換購了這輛純電輕卡后,都是只買了交強險。”

          中國銀保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比燃油車高出約21%,其中純電車每年保費平均比燃油車貴1687元,約為燃油車的1.8倍。

          不只是新能源貨車,新能源網約車的處境也不容樂觀。一位財險公司的內部人員向記者透露:“我手里現在還有上千輛的新能源網約車未能上險,目前在等公司今年對新能源車的上險指標額度。從去年公司對新能源營運車輛的‘態度’來看,這部分車應該很難上險,估計只有一些小保險公司愿意承保。”

          相較之下,保險公司對新能源乘用車似乎更“歡迎”。“雖然保費每年都有小幅度的上漲,但總體來說很容易上險,用廠家的APP可以直接購買保險。”北京一位新能源車購車者表示。

          此外,上述財險公司的內部人員也表示,一般非營運類的新能源乘用車只要系統評分能過,最后都能成功上險。

          保險公司為何對新能源商用車“敬而遠之”?

          “新能源汽車的高出險率和高賠付率,有可能讓保險公司遭遇承保越多、虧損越多的問題。”上述財險公司的內部人員告訴記者,“從我們2024年的保單數據看,新能源車的出險率是燃油車的兩倍。”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行業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為109%。綜合成本率,是保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當綜合成本率100%時,即代表收支相等。109%,意味著保險公司每承保100元的新能源車險業務,其總成本為109元。另外,2023年保險公司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67億元;賠付率為84%,比燃油車高約10個百分點。

          賠付率高,導致新能源汽車保費貴。“同級別事故,燃油車可能只換配件,而新能源汽車如果像動力電池這種大零部件受到了損壞,可能就有報廢的風險,從而抬升維修費用,以及保險公司賠付的成本。”上述財險公司的內部人員表示。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據一位增程車車主反映,他的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底盤磕了一個“小傷口”,4S店檢查后告知維修費需要17萬元。“磕碰的地方是電池包,普通4S店沒法修,只能找電池生產商來處理。后面去保險公司報銷,對方也不愿意為這筆天價維修費用埋單。”該增程車車主表示。

          保險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影響著業務員的報價熱情。“我其實挺害怕給新能源汽車報價,所以遇到前來投保的一般都會拒絕。”國內一家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坦言,“我們給燃油車報價的提成在300元左右,新能源車沒有提成。”

          據上述財險公司的內部人員透露:“我們的車險業務目前靠燃油車、新能源乘用車就可以完成每年的任務,為了保利潤會對像新能源商用車等特定車型設置保額上限。另外,保險賠付環節存在的低價維修、高價索賠等漏洞,也讓我們對新能源車敬而遠之。”

          需各方聯合“破題”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的“投保難、投保貴”的現象日益凸顯。不管是主機廠、經銷商,還是車主、保險機構,呼喚合理保費的聲音愈發強烈。

          為解決車主與險企“兩難”局面,相關部門已經“出手”。央視新聞報道,202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為重點,深化車險綜合改革。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記者注意到,比亞迪、小鵬、理想、蔚來等車企也相繼布局新能源車險業務;廣汽、上汽、一汽、東風、吉利等車企則通過合資入股、收購等輕資產方式進入新能源車險市場。

          有分析認為,車險關聯著理賠維修、保養、汽車金融等業務,通過進入車險領域,主機廠能形成汽車消費從銷售到后期保養維護的閉環,并可以深度參與保險產品設計,降低品牌汽車的車險保費,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

          “車輛保險是一項系統性業務,環節多、流程復雜,僅憑保險公司一方無法解決全部問題,還需聯合整車廠以及保代、維修、租賃、配件等企業協同推進,更需行業協會的統籌協調,同時也要加強職業司機的技術培訓,以降低交通故事率。”一位汽車流通領域的專家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能源 保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 |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 中文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