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0 15:41:03
2月20日,“網絡發展新圖景”成就展開幕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取得跨越式發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布局,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880萬,算力總規模全球排名第二。5G-A、6G等關鍵技術研發、國際標準研制處于全球第一陣營。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每經2月20日電(記者 張蕊)2月20日,“網絡發展新圖景”成就展開幕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取得跨越式發展,技術創新能力、產業供給水平、融合賦能效應顯著提升,成為我國具有全球競爭力、處于領先地位的優勢產業,有力帶動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現場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具體而言,一是堅持筑基提質,建成智能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全國所有地級市建成光網城市,開通5G基站超425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突破10億戶,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帶”。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布局,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880萬,算力總規模全球排名第二。
二是堅持自立自強,構建創新引領的技術產業體系。移動通信技術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的跨越發展,形成了涵蓋芯片、終端、基站和測試儀表等的完整產業鏈,基礎電信企業和一批互聯網平臺企業、設備制造企業躋身世界前列。5G-A、6G等關鍵技術研發、國際標準研制處于全球第一陣營。
三是堅持賦能賦智,培育數實融合的新型生產范式。5G應用廣泛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工業互聯網覆蓋全部工業門類、核心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大關,有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消費領域實現衣食住行全面覆蓋,電子商務銷售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網絡零售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持續涌現,加速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變革轉化。
四是堅持惠企利民,打造協調高效的服務治理能力。
據悉,展覽分為“日新月異”“基礎堅實”“融合賦能”“普惠利民”四大篇章,全面呈現我國網絡發展的巨大成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副研究館員邵凡晶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提到,本次展覽在互動體驗效果、展覽趣味性、科普教育等方面對展陳設計進行了優化完善,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既能獲得良好的視覺體驗,又能了解信息通信領域相關知識。
談及印象深刻的展品,邵凡晶提到,以往人們印象中的無人機都是供消費娛樂的,但是像展廳看到的翼龍-2無人機搭載了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在地震、洪澇、森林草原火災等場景下的全方位應急通信保障。該技術成果在2021年河南“7·20”特大洪澇災害搶險救援中以及2023年杜蘇芮臺風救援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