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07 13:33:46
每經評論員 杜宇
3月6日,嘉澳環保(SH603822,前收盤價:56.6元,市值:43.49億元)股價漲停,但當日晚間,公司即發布股東減持公告。這一戲劇性的轉折,不禁讓市場陷入深思:在公司業績大幅預虧的背景下,股價為何逆勢漲停?而股東的減持計劃又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嘉澳環保的漲停并非沒有背景。近期,化學制品板塊整體表現活躍,然而,這種由板塊帶動的上漲掩蓋了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困境。1月16日晚間,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近50%,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2.8億至3.8億元。如此慘淡的業績,與股價的逆勢漲停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種背離背后,是市場情緒的主導。盡管公司基本面不佳,但板塊的熱度和概念的炒作讓投資者似乎忽略了嘉澳環保自身的問題。然而,當股東減持計劃公布后,這種情緒的泡沫似乎被戳破了一角。據公告,桐鄉中祥化纖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57萬股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5.95%,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中祥化纖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7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雖然減持規模不大,但股東的這一舉動無疑給市場情緒蒙上了陰影。
筆者認為,股東減持行為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尤其是在公司業績預虧的背景下,這種信號可能引發投資者的擔憂,進而影響市場情緒。盡管板塊熱度和概念炒作可能在短期內推動股價上漲,但長期來看,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決定其投資價值的關鍵。
嘉澳環保的漲停與股東減持計劃的發布,再次凸顯了市場情緒與公司基本面之間的復雜關系。投資者需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理性,關注公司基本面的長期變化,而非短期的市場炒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