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1 20:43:13
4月10日,蔚來內部發布重大人事調整郵件,涉及多個部門和品牌。此次調整包括用戶關系、品牌傳播等部門的重組與合并,旨在優化資源分配并提升銷量表現。同時,樂道的研發、供應鏈、質量部門將向蔚來董事長李斌匯報,以強化管理效率。
此外,關于蔚來能源可能被寧德時代收購控股權的消息引發關注,但雙方尚未明確回應,目前蔚來仍持有蔚來能源超90%股權。此系列變動意在推動樂道銷量增長及蔚來整體盈利目標實現。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孫磊
日前,有消息稱,蔚來原用戶關系(UR)負責人沈泓因個人原因離職,其職位由此前擔任蔚來上海區域公司總經理的孫明接任,向高級副總裁魏健匯報。而上海區域公司總經理一職則由此前負責樂道用戶運營及服務的夏慶華擔任,此次轉崗后向蔚來總裁秦力洪匯報。
4月11日,秦力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確認了該消息屬實。
不過,記者從一位接近蔚來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上述人事變動僅為蔚來在4月10日發布的一份內部郵件內容中的一部分。
據上述接近蔚來的知情人士透露,除上述內容外,內部郵件還顯示,蔚來品牌與傳播(BC)車型與技術傳播部(VTC)、區域市場協同部(RMD)、營銷策劃部(MPD)等部門合并,成立蔚來營銷活動策劃部(NMA),由蔚來公司品牌與傳播(BC)助理副總裁馬麟兼任部門負責人;馬磊不再擔任品牌與傳播(BC)媒介與傳播部(MCD)負責人,由馬麟兼任;將樂道事業部(OV)樂道品牌與傳播部(OBC)更名為樂道營銷活動策劃部(OMA),負責樂道品牌建設、傳播、用戶增長、市場活動的策略策劃及官方媒體平臺運營,并支持區域公司市場營銷相關工作;原樂道品牌與傳播部(OBC)媒介、用戶增長、輿情等執行職能并入蔚來品牌與傳播(BC)相關部門。原樂道品牌與傳播部(OBC)負責人紀昊因個人原因離職。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艾鐵成通過樂道App發表文章宣布離職,不再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和蔚來高級副總裁。蔚來隨后對樂道汽車進行了人事任命,宣布原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全面負責樂道銷售工作和區域公司管理,向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匯報。
對于艾鐵成的離職原因,業界指向了樂道汽車銷量未達目標。去年廣州車展上,艾鐵成曾立下銷量“軍令狀”——樂道L60在2024年12月份的交付量目標是過萬,3月交付量突破2萬輛,并直言若未達成目標就“下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然而,在去年12月份,樂道汽車銷量完成破萬目標后,便持續走低。官方數據顯示,樂道汽車今年1~2月分別交付5912輛、4049輛。到3月份,樂道汽車僅交付了4820輛,距離艾鐵成確立的交付2萬輛的目標相距甚遠。“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未讓這臺競爭力極強的好車(樂道L60)達到與它的產品力相匹配的銷量。”艾鐵成宣布離職的文章中也坦言,作為團隊負責人,其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歉疚,也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對于樂道銷量未達預期的原因,蔚來董事長李斌認為,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品牌知名度遠低于競品,存量訂單消化完后,新增訂單會有壓力;二是受市場競爭、負面輿情等對樂道L60銷量的影響達到30%。
而在任命沈斐接棒艾鐵成擔任樂道汽車總裁的同時,蔚來還宣布樂道的研發、供應鏈、質量部門將向李斌匯報;營銷體系將向秦力洪匯報。“此次組織調整,意味著蔚來將向樂道投入更強的管理資源,推動樂道加速提振銷量。與此同時,加強公司各個業務單元的團隊協同和資源共享,提高組織效率,以實現公司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經營目標。”接近蔚來管理層的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蔚來對旗下兩大品牌進行一系列人事變動的同時,蔚來旗下換電業務板塊開始陷入“被賣”的輿論風波之中。4月11日,網上流傳出了一張李斌回答車主關于“不信謠不傳謠”的聊天截圖。對此,記者第一時間向李斌進行核實,但截至記者發稿未獲回應。
4月7日,有消息稱,寧德時代正在洽購蔚來旗下充換電業務蔚來能源的控股權。彼時,寧德時代僅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沒有更多信息”,而蔚來方面并未給出回應。
事實上,李斌不止一次對外透露,蔚來能源有獨立融資計劃,且后續會繼續開放投資。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蔚來能源有兩次融資歷程,分別為2024年5月,武漢光創新興技術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戰略投資的15億元;2025年3月,寧德時代戰略投資的25億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不過,記者查閱天眼查發現,截至目前,蔚來能源仍只有兩大股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和武漢光創新興技術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約90.91%和9.09%。而寧德時代還未變更為蔚來能源的新晉股東。
有第三方分析人士分析認為,目前,蔚來持有蔚來能源股權超過90%,釋放小部分股權,謀求資本合作,來共同建設和推動業務加速落地。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1日,蔚來已建成3253座換電站,覆蓋全國超700個城市,累計換電次數超709.56萬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