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線調查 | “五一”高速充電量創新高!充電樁增加,補能多元化,高速充電更“絲滑”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7 17:44:39

          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得到緩解。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數據顯示,5月1日至4日,充電總量突破1.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21%。記者實地走訪長三角地區多個高速服務區發現,充電樁增加,補能方式多元化,未出現充電排長隊情況。各地采取多種靈活舉措,如設置移動充電設備、推出差異化充電引導服務等,保障新能源汽車正常出行。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孫磊

          之前,每逢節假日,高速公路上新能源車充電難問題經常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不過,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長三角地區多個高速服務區實地走訪、體驗時,并未遇見新能源車充電排長隊的情況。

          這或許與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能設施加速完善、補能方式日益多元靈活、相關部門統籌調配能力逐步提升密切相關。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從5月1日至5月4日,該平臺的充電總量突破了1.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21%。其中,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充電量達3068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28%,創歷史同期新高。

          充電樁增加,補能方式多元化

          5月4日,正值“五一”小長假自駕返程高峰期,記者在滬陜高速江都服務區(上海方向)準備給車輛充電時看到,江都服務區共有12個快速充電樁,可同時為20輛車提供充電服務。記者到達時,充電車位雖已滿,但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進入排隊等候區,約10分鐘左右便順利充上電。

          兩年前,記者曾在節假日期間同樣在江都服務區停車充電,但彼時需要排隊等待半小時以上。

          “以前只有6個充電樁(可同時充8輛車),節假日車多就會排很長的隊,現在又增加了6個,等待時間明顯縮短。如果遇到排隊著急的情況,也可以開到對面服務區,那里有空位可以直接充電,從地下通道開過去很方便。”江都服務區充電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在記者給電動車充電的近一個小時里,該充電區一直較為繁忙,車輛充滿即走,未有長時間占位、油車占位、長時間排隊的情況出現,甚至有時無需等待直接可給電車充電。此外,充電區立有明顯的提示牌,建議沿途多進服務區,快充快走,多次補電。

          “記得去年‘十一’期間充電還要排隊等很久,這次感覺好很多,而且有專人協調指揮,很有秩序,不擔心有人插隊。”一位在江都服務區充電的車主告訴記者。

          此外,記者在G60滬昆高速嘉興服務區了解到,該服務區引入國家電網、理想汽車、埃安等多家充電樁運營商,共有充電樁30多個,共配備80把充電槍,此外還配置了多臺移動充電機器人,可根據補能需求前往新能源汽車所在位置進行應急充電,實現“送電上門”服務。

          據了解,“五一”假期前夕,國家能源局已經指導各地更新存量老舊充電設施、增配臨時充電設備,同時加派引導值班人員、提前做好設備檢修,并通過利用信息化平臺加強監測,確保“五一”期間充電服務工作運轉有序、安全可靠、規范高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補能設施建設也日益完善,充電也越來越方便,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以來,我國加大充電補能設施的建設力度。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累計建成充電設施3.8萬臺,覆蓋了全國98%的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出行充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此外,換電也成為緩解高速充電壓力的方式之一。以換電“大戶”蔚來為例,在“五一”小長假期間,G15沈海高速、G3京臺高速和G2京滬高速的換電網絡最為繁忙,每天的換電單數分別達到了3374單、1902單和1827單。目前,蔚來已建設運營了983座高速換電站,81%的車主在高速上選擇換電作為補能方式。

          多地采取靈活舉措保障新能源車出行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節假日出行高峰,保障新能源汽車的正常出行,各地都采取了多種靈活舉措。

          在滬昆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上海、浙江兩地電力部門在楓涇服務區設置了1460千瓦時電池的移動充電車,在嘉興服務區設置了260千瓦的移動充電機器人。當遇到充電高峰期,這些移動充電設備可以動態調配,跨區開展應急充電服務。

          位于江蘇蘇州的陽澄湖服務區,是滬蓉高速最繁忙的服務區之一。五一期間,這里創新推出差異化充電引導服務,對選擇僅充至七成電量的新能源車主,給予30元的充電服務優惠劵,引導大家快充快走,避免長時間充電引發排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記者了解到,“五一”小長假期間,揚州境內8個高速服務區迎來充電高峰,揚州供電公司安排了50名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加強假日充電設備巡查和現場服務。同時,京滬高速寶應服務區(上海方向)還放置了一輛移動儲能充電車,為過往新能源車輛提供應急充電保障。相關部門還在陳集、高郵、儀征、江都等服務區專門設置了專用充電等候區,推行排隊叫號制度,避免車輛擁堵。

          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平臺監控中心總監史雙龍介紹,4月28日至5月5日期間,每天通過“e充電”App向新能源汽車車主發放6萬張充電優惠券,以技術和經濟手段引導車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的城市充電站充電,減少車主等候時長,緩解高速服務區充電壓力。

          此外,多地通過智慧調度技術緩解新能源車充電壓力。例如,在沈海高速萊西服務區的充電站內,電力部門新啟用“智慧監控”系統,這個系統每15分鐘就能對充電樁巡查一次,處理故障的響應時間也縮短到了30分鐘內。

          在安徽,當地電力部門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覆蓋應用了視頻客服系統。車主在充電過程中遇到問題,只要掃一掃充電樁上的二維碼,就能視頻連線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獲取技術指導和相關建議。這些措施都保障了居民的綠色出行。

          從充電樁擴容、移動充電設備靈活調度,到換電模式的高效補充,多方協作與技術創新的疊加效應,正在加速緩解新能源車主的長途出行焦慮。與此同時,智慧調度系統、優惠引導政策等創新舉措,也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和用戶體驗,讓假日期間的高速充電更“絲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能源 新能源 充電樁 創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1级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伊人青青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