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7 21:55:19
續貸業務若能規范開展,既能切實緩解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也有助于銀行維系長期客戶價值。但在簡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時,銀行風控絕不能松懈。銀行需進一步強化“風險為本”原則,在審核企業續貸申請時,綜合考量企業經營狀況、財務情況、信用記錄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多渠道獲取信息,防范企業通過粉飾財報等手段隱瞞真實經營與財務狀況,騙取續貸資金。
每經評論員 李玉雯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龍巖金融監管分局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引發關注:福建新羅晉農商村鎮銀行因“向不符合條件的借款人發放續貸”等違規行為,被處以50萬元罰款。這一事件,為銀行續貸業務的健康發展敲響了警鐘。
無還本續貸,是商業銀行為解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到期時“先還后貸”資金周轉難題推出的業務創新。在這種模式下,借款人無需借助外部高成本“過橋融資”籌措資金償還舊貸,而是由銀行發放新貸結清舊貸,既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又確保了資金使用不斷檔。從本質上看,續貸可通俗理解為“借新還舊”。不過,企業申請續貸并非毫無門檻,需滿足依法合規經營、信用狀況良好、無欠息逃廢債等不良行為,且符合貸款發放標準等條件。目前,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農戶經營性貸款等,均在可辦理續貸的產品范圍內。
政策層面,續貸業務不斷迎來利好。去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對續貸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將續貸范圍從部分小微企業拓展至所有小微企業,并階段性覆蓋中型企業。只要貸款到期后有真實融資需求,且存在臨時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均可申請續貸支持。同時,監管部門優化了風險分類標準,允許銀行對滿足條件的企業辦理續貸,不因續貸單獨下調風險分類,為續貸業務開展提供了更寬松的政策環境。
在監管的督促指導下,銀行機構積極推動續貸政策落地,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多家銀行通過創新續貸產品、完善系統功能,開通優先審批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提升續貸效率,助力企業實現資金無縫周轉,有效節省了企業的資金和時間成本。然而,續貸業務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部分機構為掩蓋不良貸款,利用續貸操作導致貸款五級分類出現偏離。福建新羅晉農商村鎮銀行并非個例,此前已有多家銀行因違規續貸掩蓋不良貸款問題而受到處罰。
續貸業務若能規范開展,既能切實緩解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也有助于銀行維系長期客戶價值。但在簡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時,銀行風控絕不能松懈。銀行需進一步強化“風險為本”原則,在審核企業續貸申請時,綜合考量企業經營狀況、財務情況、信用記錄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多渠道獲取信息,防范企業通過粉飾財報等手段隱瞞真實經營與財務狀況,騙取續貸資金。
此外,銀行還需搭建完善的續貸業務管理體系,在信貸系統中對續貸業務單獨標識,建立監測分析機制,提高貸款風險分類的檢查評估頻率,杜絕通過續貸人為操縱貸款風險分類、掩蓋真實風險狀況的行為。而監管部門,則要加大監督檢查和處罰問責力度,嚴厲打擊個別機構借續貸之機掩蓋不良貸款問題的違規行為,為續貸業務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