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0 22:46:38
5月8日,上海楊浦區舉行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楊浦區關于全球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等。細則規定,符合條件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在楊浦區購房可享補貼,戰略創作人才最高可獲200萬元。創作者按知名度、影響力等分為戰略、領軍、潛力三個層次。該政策引發關注,有博主表示雖惠及不到自己,但仍為楊浦區叫好。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陳夢妤
“上海楊浦放大招:優秀UP主購房最高獲200萬元補貼。”
注:UP主,uploader,即上傳者或內容創作者,網絡流行詞,指在視頻網站等上傳視頻或音頻文件的人。
這兩天,在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一位知名百萬粉絲博主發了一條視頻,并配有上述官方報道內容的截圖。
據楊浦區投資促進辦公室官方信息平臺,5月8日下午,楊浦區舉行了2025年楊浦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了包括《楊浦區關于全球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提到,符合條件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在楊浦區購房可享有住房補貼支持,其中戰略創作人才最高可獲200萬元購房補貼。
《細則》主要為支持工作、生活在楊浦區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實施梯度式人才計劃,共計推出人才安居保障、孵化平臺共建、創作激勵支持、人才薪酬獎勵等十大舉措。
在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對在楊浦區內購買首套自住商品住房的,區人才局和用人單位按照同等比例給予一次性50萬~200萬元住房補貼。其中,戰略人才最高可獲200萬元,領軍創作人才最高可獲100萬元,潛力創作人才最高可獲50萬元。
據澎湃新聞,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入住科學家社區等楊浦區經認定的高品質人才社區,優先供給房源,給予每月最高8000元的租房補貼支持,補貼時間最長3年。其中,戰略創作人才每月補貼8000元,領軍創作人才每月補貼5000元,潛力創作人才每月補貼3000元。
如何劃分UP主們的層級標準呢?《細則》規定,創作者按照知名度、影響力和對楊浦經濟社會貢獻度分為三個層次:戰略創作人才、領軍創作人才、潛力創作人才。
戰略創作人才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能助推數字內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頂尖人才:數字內容作品在全網傳播力、影響力達國內外領先水平,或作品獲國際性重大獎項;賬號關注量為所在互聯網平臺的前1%水平;其他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領軍創作人才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能把握數字內容產業導向、發揮創新示范作用的高端人才:數字內容作品在全網傳播力、影響力達國內外較高水平,或作品獲國家級重大獎項;賬號關注量為所在互聯網平臺的前5%水平;人才為機構新引進的,應承諾在申報依托單位服務滿3年;其他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潛力創作人才為符合下列條件,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創新人才:數字內容作品在全網具備一定傳播力、影響力,或作品獲?。ㄊ校┘壷卮螵勴?;賬號關注量為所在互聯網平臺的前8%水平;數字創作內容取得同行專家認可,在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具備成為所在領域領軍人才的潛力;人才為機構新引進的,應承諾在申報依托單位服務滿3年;其他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申報流程方面,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實施推薦認定制,全年均可申報,通過聯席會議方式評審認定。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10日,楊浦區政府官網曾發布《關于全球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意見(試行)》,并表示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首創。
《細則》在互聯網平臺引發了內容創作者們的關注。
每經記者輾轉找到了前述博主,5月10日,他通過文字告訴每經記者,雖然按照規則,購房補貼的新舉措惠及不到自己,但還是為楊浦區叫好。自媒體已發展成為一項規模龐大的產業,可一直沒有看到對從業人員的利好政策,此次楊浦區的舉措表達了對從業人員的尊重。
另一位楊浦區房產類博主則通過電話向每經記者感嘆“房子買早了”,其表示,直接給予購房補貼的措施,將有利于鼓勵內容創作者看房買房,促進區域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但這項政策針對的購房群體還是有限的,換言之,要拿到這筆補貼是很難的。“互聯網內容創作很卷了,要達到平臺的頭部水平,(自己)恐怕還要努努力”。
楊浦區近年來聚集了國內多家互聯網頭部企業總部,如嗶哩嗶哩、得物、美團等,帶來了大量青年互聯網從業者和創作者。另外,中節能上海總部、抖音集團上海濱江中心、超級合生匯等重大項目也在加速推進中。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分析認為,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方面的產業對人才需求緊張,各地在這方面的驅動力比較強,不斷出臺措施吸引人才。
“內容生產創作其實周期比較長,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線城市的商務成本、生活成本高,沒有補貼的話會很難生存下去。”宋紅衛表示。
在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看來,購房補貼對于吸引并留住高精尖人才有著很大作用,客觀來說,楊浦區域的房價和租房成本已經不低了。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楊浦區累計8次出讓住宅地塊,全部溢價成交,最高溢價率達到23.2%,部分新房價格已超10萬元/平方米。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