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4 12:58:36
每經編輯|金冥羽
今天日本股市早盤,軟銀集團股票因買單大量涌入而一度暫停交易,該巨頭股價今天一度飆升5.7%。軟銀于當地時間周二公布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截至發稿,軟銀集團股價漲4.45%,總市值約11.7萬億日元。
圖片來源:Wind
在截至3月份的財年,該公司錄得凈利潤1.153萬億日元(約合77.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276億日元。
軟銀集團表示,因人工智能需求強勁,支撐了初創企業的估值和芯片子公司的銷售,并提振了其積極的數據中心投資計劃。
其愿景基金(Vision Funds)業務上一財年的投資收益為4349億日元,較上年的7243億日元減少了40%;愿景基金整體業務錄得虧損1150.2億日元,而上年同期則實現盈利1281.8億日元。
盡管愿景基金整體上拖累了利潤,但軟銀在阿里巴巴、T-Mobile和德國電信的投資上獲得了巨大收益,這幫助公司實現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
在最近一個財年中,軟銀在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以及韓國電商公司Coupang的投資上獲得了收益。然而,其投資部門的表現也因包括AutoStore在內的一些公司估值下降而受到損害。
由于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擔憂繼續給軟銀帶來壓力,該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下跌了約17%。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隨著AI熱潮的持續涌動,以及自身利潤的改善,軟銀在實施了長達數年的防御策略后,一直在加大投資力度。而軟銀在AI領域最大的賭注之一是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
今年1月,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與OpenAI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高調宣布推出“星際之門”計劃,承諾“立即”部署1000億美元,并隨時間推移將投資規模擴大至約5000億美元。但事情進展并不順利,過去一段時間,軟銀既未制定項目融資模板,也未與銀行、私募股權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開始詳細討論。
據彭博社5月12日的報道,軟銀集團雄心勃勃的“星際之門”計劃正面臨嚴重阻礙,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已導致融資談判陷入停滯。報道稱,軟銀與瑞穗、摩根大通、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等數十家貸款機構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的初步會談早在今年年初就已開始。但據知情人士稱,由于金融家們在日益增長的經濟波動和更便宜的AI服務背景下重新評估數據中心投資,沒有任何交易達成。
5月13日消息,軟銀首席財務官表示,軟銀對OpenAI的投資可能為200億美元。
今年3月底,OpenAI宣布將從軟銀集團等機構融資400億美元,協議規定若OpenAI在2025年內沒有轉型為一家PBC(公益公司),軟銀可將其總投資減半至200億美元。
5月6日,OpenAI CEO奧特曼宣布,公司取消從非營利性組織轉為營利企業的計劃,未來將繼續由非營利組織監督和控股,這可能進一步導致軟銀的投資規模縮減。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金冥羽?杜恒峰
校對|程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財聯社、券商中國、界面新聞、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