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23:52:06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7月1日上午召開。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暢通出口轉內銷路徑,培育一批內外貿優質企業。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
會議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是“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提出了“五統一、一破除”。此次會議則明確提出,“五統一、一開放”是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基本要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內和對外開放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內開放,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內在要求。“而對外開放則是要與國際接軌,融入經濟全球化。”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則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開放”的提法更具積極性和建設性。從根本上看,這仍然是為了打破市場分割和消除市場壁壘。“從制度型開放的要求來看,這有利于擴大市場準入,促進要素、資源等按照市場配置來流動。”
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暢通出口轉內銷路徑,培育一批內外貿優質企業;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有利于市場統一的財稅體制、統計核算制度和信用體系;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點多面廣、千頭萬緒,必須要找準工作著力點,才能不斷提升工作質效。在市場準入制度規則方面,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公平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環境。在公平競爭制度規則方面,出臺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強化對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要重拳整治劣質低價等市場亂象,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和價格違法行為,堅決打擊侵權假冒、制假售假行為,加大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共同維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活力和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也在5月底表示,企業之間無序“價格戰”,是“內卷式”競爭的典型表現,不利于企業持續研發投入,進而影響產品質量性能和服務水平,甚至帶來安全隱患,損害消費者權益。
蘇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價格是調節市場供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某些企業為了獲得行業壟斷地位,采取低價傾銷的策略,甚至以低于成本的價格來排擠競爭對手,進行惡性競爭,這是與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相符的。
會議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發展海洋經濟。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要做強做優做大海洋產業,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發展現代化遠洋捕撈,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動海運業高質量發展。
要加強海灣經濟發展規劃研究,有序推進沿海港口群優化整合。要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接續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積極推進海域分層立體利用,探索開展海洋碳匯核算。要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加強全球海洋科研調查、防災減災、藍色經濟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根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海洋經濟呈現向新向好發展態勢。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主要海洋傳統產業穩中有進。海洋船舶新承接訂單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態勢較好,海洋貨物周轉量、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5.8%、4.2%。
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5.6%,進口額同比下降8.4%。海洋旅游業快速發展,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3842億元,同比增長7.5%。
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海洋經濟,包括海洋漁業、海上牧場和高附加值的海洋服務等,這些都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將海洋經濟與陸地經濟協同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
“我認為民營經濟在海上新能源,包括海洋服務業等領域都有許多參與機會。”張建平進一步向記者表示,下一步,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以多種方式投入其中,壯大我國海洋經濟的規模。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