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09:33:06
每經編輯|葉峰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25年7月1日上午召開,此次會議重點研究了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大議題。會議指出: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投資者不禁發問,供給側改革2.0來了嗎?對A股又有什么影響呢?我們嘗試沿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順序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供給側改革是什么?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被明確提出,作為2016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工作,正式拉開了供給側改革的大幕。隨后幾年,供給側改革進程穩步推進,改革成果不斷鞏固深化,使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格局中更具競爭力,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次,為什么會有供給側改革?回顧2015年,由于傳統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為爭奪有限訂單不斷壓低價格,導致PPI持續負增長。而當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和2015年有一定相似之處。自2022年10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當月同比值跌破零軸以來,已有連續32個月位于零軸下方。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與PPI剪刀差不斷擴大。而供給側改革第一次在2015年11月10日提出時,PPI同樣持續了32個月(2012年3月-2015年10月)為負。
最后,如果供給側改革2.0上演,投資者應該怎么辦?從勝率的角度,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前期由于利潤端萎縮從而股價超跌的行業存在反彈補漲機會。上輪改革中的核心行業——鋼鐵、煤炭均在改革開始的次年內相較滬深300指數跑出一定超額。從賠率的角度,向下來看,相關行業持續下行的風險和空間均比較有限,而向上來看,政策的節奏和效力目前暫不清晰,上輪改革所推升的商品和權益牛市均配合了需求側的有效刺激,反彈的高度依然受到需求彈性的制約。
近期,一系列行業內反"內卷"的政策文件已經陸續出臺。7月1日,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宣布自7月起集體減產30%,以緩解行業"內卷式"競爭,預計7月國內光伏玻璃產量將降至45GW左右。此外,近期市場流傳唐山市場7月4日-15日的減排限產措施的消息。據Mysteel針對唐山全流程鋼企跟蹤調研,目前約半數鋼廠表示已經收到通知。鋼鐵ETF(515210)7月2日收漲3.69%,領漲市場。
來源:WIND
無獨有偶,7月1日,中國水泥協會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反內卷""穩增長"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意見》,以嚴格落實相關政策,優化產業結構調整。
綜合來看,會議體現了政策制定者從"量"到"價"重視方向的轉變。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如果適度配合需求側的刺激,價格負反饋的"螺旋"有望提前結束。投資者不應線性押注宏觀經濟曲線,相反,建議前期超跌的行業中積極布局,周期行業配置的"擊球"時刻或已經到來。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