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21:11:30
7月3日,國新辦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位海關系統代表分享“當好國門衛士”的經驗。??诤jP所屬洋浦海關監管處處長黎文介紹,海關工作人員創新運用“互聯網+云審價”等“微創新”提升效率,探索智慧監管等模式,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實現“三級跳”,惠及多家企業。烏魯木齊海關所屬紅其拉甫海關查檢科副科長劉震東分享了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下口岸常年開關的便利,以及推動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相關的實踐。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7月3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
近年來,我國外貿實現規模增長、質量提升,取得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國門一線海關隊伍的堅守。為此,國新辦邀請了5位來自海關系統的代表,圍繞“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這一主題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诤jP所屬洋浦海關地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核心區域,面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海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哪些探索和實踐???诤jP所屬洋浦海關監管處處長黎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記者見面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黎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始終以‘微創新’推動‘大便利’。今年春節前夕,我們在對一家企業進行進口保稅貨物價格核查,發現企業的法人代表在國外,他的委托代理人也不在海南,沒辦法進行傳統的面對面磋商。眼看要過年了,企業著急,我們也急,怎么辦?我們決定創新運用‘互聯網+云審價’,打造‘跨境磋商’新模式。通過視頻連線、在線文書協作、電子簽名等方式,將磋商流程從7天壓縮到1天,這不僅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也為企業節省了差旅、人力等制度型成本近萬元。”
類似的“微創新”在洋浦海關還有很多。比如突出“機器助人、機器代人”,在碼頭運用大型集裝箱機檢設備、智能輔助查驗機器人等,3~5分鐘便可完成一集裝箱的查驗,大大節約了企業的等待時間。
黎文表示,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她和同事們圍繞“二線口岸”通關便利化要求,積極探索將海關監管順勢嵌入出島物流,以智慧監管、分類監管、信用監管提升監管效能。目前,“零關稅”交通工具及游艇、生產設備、離島免稅、加工增值、?;返任鍌€監管業務場景都已經上線運行了,這些實踐為將來全島封關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海關作為國門第一線,代表們也在自身崗位上見證了多樣變化。
黎文表示,這幾年,海南自貿港建設日新月異,她深刻感受到了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巨大活力。像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是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自政策發布之初就受到許多企業的關注。當時,海關方面接到很多企業的電話咨詢,說明企業對好的政策有強烈的期待,但也迫切需要清晰的指引。
面對企業的期盼,由于沒有先例可循,黎文和同事們就摸著石頭過河,成立了政策輔導團隊,實行“政策宣傳+企業調研+業務指導”全流程服務。海關工作人員扎進試點企業,連續三天泡在車間、辦公室,將政策條文翻譯成企業能聽得懂的大白話。全程跟蹤生產流程,指導企業梳理原料成本、產品結構、增值率測算數據等,手把手指導企業進行系統申報的關鍵環節。2021年7月23日,在政策發布15天后,全國首票加工增值業務在洋浦成功落地。
黎文表示,目前,加工增值政策已經實現了從特定園區到重點園區再到海南全島鋪開“三級跳”,惠及食品加工、石化新材料、醫療等46家生產制造企業,累計免關稅內銷貨值90.56億元,減免關稅7.11億元,成為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釋放效應的生動縮影。除了加工增值政策,海關工作人員還全力推進“零關稅”三張清單、洋浦保稅港區政策措施擴區試點等多項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洋浦也正實現從“試驗田”到“高產田”的跨越。
烏魯木齊海關所屬紅其拉甫海關查檢科副科長劉震東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自2013年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建設以來,紅其拉甫逐漸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為現在中巴經濟走廊上的“黃金樞紐”。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12月紅其拉甫口岸正式實現了常年開關,從此為中巴兩國的經貿往來提供了全年無休的便利。哪怕是冬天,在中國也能吃上來自瓜達爾港的海鮮,也能吃到來自巴基斯坦西部地區的松子。同時,在巴基斯坦也能買到來自中國的商品。
“現在,我們同巴方海關一起推動紅其拉甫—蘇斯特口岸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自此以后,來自巴基斯坦的農副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也就更加方便了。去年紅其拉甫口岸首次進口巴基斯坦的櫻桃,櫻桃的儲運條件要求很高。為了確保櫻桃‘搶鮮’投放到市場,我們提前成立了工作專班,開展了政策研究,對企業進行了政策宣講,為企業提供了‘一站式’海關服務。在櫻桃入境以后,我們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從貨物查驗到取樣送檢的全部流程,為企業每車節約6小時以上的通關時間,成本節約了1500元左右。”劉震東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