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米YU7、尊界S800均有搭載!這個硬件要取代激光雷達?業內人士:相互補充,可使智駕更安全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7 18:48:36

          近日,恩智浦ADAS市場總監顧環宇表示,激光雷達成本高昂,而4D毫米波成像雷達具備成本優勢,且光照適應性和全天候可靠性更強。億歐智庫數據顯示,其成本僅為激光雷達的十分之一。顧環宇稱,目前全球4D成像雷達市場出現分化,恩智浦已推出新一代處理器S32R47。對于能否取代激光雷達,顧環宇認為兩者應互相補充。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一些汽車廠商透露,如果使用激光雷達,就會匹配一套清潔系統。他們采購的激光雷達清潔系統的價格,和他們(采購的)激光雷達價格幾乎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廠家使用激光雷達,需要付出雙倍成本。”近日,恩智浦ADAS市場總監顧環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道出了部分車企布局自動駕駛時,在傳感器方面遭遇的選擇困境。

          據顧環宇透露,激光雷達在工作時會受到環境因素的顯著影響,例如陽光照射、雨雪天氣等。所以,不少汽車企業會選擇4D毫米波成像雷達,來替代激光雷達的部分工作。

          據了解,4D毫米波成像雷達是一種突破性的雷達技術,它在傳統毫米波雷達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目標高度(俯仰角度)的探測能力,從而實現了對距離(Range)、速度(Velocity)、水平角度(Azimuth)和俯仰角度(Elevation)四個維度信息的全面感知,這也使得其功能與激光雷達類似。所以,行業中也出現了4D毫米波成像雷達取代激光雷達的聲音。

          那么,在自動駕駛領域,4D毫米波成像雷達真的能取代激光雷達嗎?

          多款車型開始搭載4D毫米波成像雷達

          在顧環宇看來,與傳統激光雷達相比,4D毫米波成像雷達的光照適應性和全天候可靠性使其更適合多樣的城市駕駛條件。“該雷達毫米波的波長長于可見光和紅外線,能夠穿透微小的障礙物,基本不受雨、雪、霧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具備‘全天候’工作能力。”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相較激光雷達,4D毫米波成像雷達的另一優勢在于成本。億歐智庫的數據顯示,一些4D毫米波成像雷達性能可靠性高,且點云質量相當于64線激光雷達,但成本僅為激光雷達的十分之一。“4D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機廠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上述行業人士稱。

          目前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搭載4D毫米波成像雷達。例如,尊界S800、蔚來ET9、深藍SL03、小米YU7、樂道L60等車型均搭載了該配置。從產業鏈端來看,博世、恩智浦、大陸、安波福、采埃孚、華為、賽恩領動、華域汽車等供應商均在該領域布局。

          “目前全球的4D成像雷達市場,出現了分化現象。第一個市場我們稱它為性能為重的4D成像雷達,主要應用領域是歐美(市場)。還有一部分市場主要是由中國的需求所產生的,我們把它叫作入門級的4D成像雷達。”顧環宇表示。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顧環宇認為,當前車輛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一些場景下還有挑戰,而通過增加4D毫米波成像雷達的區域通道數,提高其性能,或可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增加雷達的靈敏度、動態范圍、垂直方向的解析度,更好地感知這個世界。但這也帶來了功耗和散熱方面的難題。”顧環宇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恩智浦在今年推出了采用16納米FinFET技術的新一代S32R47成像雷達處理器。據了解,S32R47集成了高性能多核雷達處理系統,可輸出更密集的點云數據并增強算法功能,從而賦能新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其可以滿足L2+至L4級自動駕駛要求。

          “相比此前的解決方案,S32R47能夠實時高效處理三倍甚至更多的天線通道,提供更高的成像雷達分辨率、靈敏度和動態范圍,滿足嚴苛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同時能滿足車企為批量生產設定的功耗和系統成本目標。”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兼雷達與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總經理Meindert van den Beld表示。

          能否取代激光雷達?

          在自動駕駛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各種傳感器技術的優劣對比一直是行業討論的焦點。得益于4D毫米波成像雷達技術的不斷推進,行業中也出現了4D毫米波成像雷達取代激光雷達的聲音。

          對此,某激光雷達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點云密度越高,成像效果越好。拋開成本差距來看,4D毫米波雷達在這點上肯定還是比不過激光雷達的。不過,兩種傳感器要是互相補充,能使智能駕駛更安全。”

          據悉,雖然4D毫米波雷達可以與激光雷達一樣,形成點云數據,但其成像效果最多只能達到低線數激光雷達的水平,與高線數激光雷達(如128線等)的點云密度還存在較大差距。此外,在角分辨率參數上,4D成像雷達只能接近0.5°的參數水平,而某些激光雷達可以做到0.1°的水平。

          顧環宇告訴記者:“我們認為雷達,特別是成像雷達,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感應器,當然隨著自動駕駛的級別越來越高,我們需要多種不同感應器協同的要求就越高,所以4D成像雷達會配合攝像頭來使用。”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對更高階的L4、L5(級自動駕駛)來說,從技術角度來講,激光雷達可以被考慮,但是我們設想的情況是,讓車廠盡量降低對激光雷達的依賴性,并且成本可控,在實現L3和L4(級自動駕駛)的路上,重點使用攝像頭和高端的4D成像雷達,同時使用一顆前向激光雷達。”顧環宇說。

          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自動駕駛領域目前更傾向于采用混合方案。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4D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都具備獨特優勢,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并通過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進步。

          中金公司也認為,未來多感知融合或為汽車傳感器主流解決方案。隨著圖像技術更為成熟,疊加激光雷達價格下探,攝像頭+4D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激光雷達形成的多傳感器融合,能夠創建高分辨率可識別區域的冗余感知,或為大勢所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激光 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 毫米波雷達 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