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6 23:52:51
每經編輯|金冥羽
10月6日,AMD股價盤前暴漲超37%。據最新消息,AMD與OpenAI達成為期四年的協議,將向OpenAI提供數十萬塊人工智能芯片,并給予OpenAI持股多達10%的選擇權。
這筆交易預計將為AMD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或標志著AMD在利潤豐厚的AI加速器市場向行業領導者英偉達發起了迄今為止最猛烈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OpenAI宣布投資AMD前不久,英偉達宣布投資OpenAI最高1000億美元。
北京時間9月23日凌晨,英偉達在官方網站宣布,將與OpenAI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該計劃將通過由數百萬個英偉達GPU提供支持的數千兆瓦(GW)數據中心來擴展OpenAI的算力。英偉達還計劃逐步投資最高1000億美元給OpenAI,具體金額將根據每千兆瓦的部署進度落實。
“除了英偉達之外,沒有任何合作伙伴能夠以這種規模、以這種速度做到這一點。”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當時說。
AMD向OpenAI發行認股權證
股價暴漲
10月6日,OpenAI在官網宣布與AMD達成合作協議,將部署總計6吉瓦(GW)的AMD GPU算力。
新聞稿提到,兩家公司合作的基礎設施將由多代AMD Instinct GPU驅動,首批1吉瓦的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啟動。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AMD向OpenAI發行了至多達1.6億股AMD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當OpenAI完成首個1吉瓦部署時,將解鎖第一部分權證;隨著部署規模擴大到6吉瓦,會逐步解鎖更多權證。
此外,認股權證的歸屬條件還與AMD的股價目標、以及OpenAI在技術與商業化里程碑的達成掛鉤。如果OpenAI行使全部認股權證,將可以獲得AMD約10%的股權。
分析指出,新協議是OpenAI在擴大算力方面的又一筆重大數據中心交易,體現了科技行業前所未有的押注,也反映了對高能耗人工智能(AI)工具的需求將持續快速增長。
AMD表示,與OpenAI的合作從明年起將帶來可觀收益,并在2027年進一步加速。此外,該合作還將成為公司技術更廣泛應用的跳板,有望使AI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聲明中表示:“此次合作將兩家公司的優勢融合在一起,實現真正的雙贏,助力全球最具雄心的AI基建,并推動整個AI生態系統的發展。”
對于OpenAI而言,與AMD的合作可能幫助其打造對抗英偉達壟斷的替代方案。目前,OpenAI的預算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花在英偉達技術上,公司還在與博通進行有關定制芯片的談判。
奧特曼表示:“此次合作是構建充分發揮AI潛力所需計算能力的重要一步。AMD在高性能芯片領域的領導地位將使我們能夠加快進展,并更快地將先進AI的優勢惠及每個人。”
截至發稿,AMD股價報210.47美元/股,漲27.81%,市值約為3416億美元。
不過,與OpenAI的協議也將AMD拉入近期科技行業日益激烈的討論——即如何收回大規模AI基礎設施支出,以及當前的擴張速度是否可持續。
有分析人士擔心,如果鏈條中的任何環節開始減弱,幾家公司之間內部循環就可能面臨真正的壓力。
比如,“ONO”(OpenAI、Nvidia、Oracle)這三家AI巨頭通過巨額投資與戰略牽手,似乎構建了一個緊密的“三角關系”,用以構建下一代AI算力帝國。下圖清晰地展現了這個由“大模型-云基建-算力芯片”三巨頭構建的閉環。
然而,作為估值五千億美元的AI應用巨頭,OpenAI遠未實現盈利。相反,它正在不斷虧損,據The Information此前報道,根據未公開的內部財務數據及業內專家的分析,2025年OpenAI預計虧損超50億美元。今年6月,OpenAI披露其年收入約為100億美元,這還不到其每年用于建設數據中心和從甲骨文租用計算能力的600億美元支出的五分之一。
OpenAI與英偉達謀求開拓日韓市場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0月3日報道,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與英偉達等科技企業高層近期頻繁訪問日本。作為美國政府意欲通過輸出人工智能(AI)技術和基礎設施以爭奪技術霸權的“先頭部隊”,它們將謀求開拓日本和韓國市場。
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2日在東京拜訪了日立制作所等機構。這是他自今年2月以來再次公開到訪日本。此前,他已通過所謂的“奧爾特曼外交”,積極與各國政要、高校及企業建立聯系,以拓展商業版圖。
奧爾特曼正致力于推動對話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進一步升級,在美國建設支撐人工智能運行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并開發相關終端設備。他希望通過訪問,爭取企業對其計劃的支持,同時為所需的巨額投資籌集資金。此外,他將通過高層交流推廣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
OpenAI已與日立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初步協議,并獲得了日立對“星際之門”計劃的支持,該計劃意欲在美國等地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在此前訪問韓國期間,奧爾特曼已與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就采購存儲半導體事宜達成協議。
今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名為“星際之門”的聯合投資計劃,主要投資者為OpenAI、軟銀和甲骨文。“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用于建設AI計算服務器,投資金額將在四年內擴大至5000億美元。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在其首個人工智能綜合計劃中,提出了放寬人工智能開發管制、擴大先進人工智能模型、半導體及云技術出口的戰略。其目的是通過向全球推廣美國技術,抗衡在開發能力上緊追不舍的中國。而那些迅速響應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科技企業,正逐漸扮演起忠實執行這一國家戰略的角色。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于4月到訪日本首相官邸,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同樣在9月下旬訪問了日本。這些訪問均強調深化與日本企業的合作關系,同時也帶有濃厚的游說色彩,意圖與政府建立溝通渠道。
對日本政府和企業而言,與OpenAI、英偉達等建立關系,固然有助其利用尖端技術。但另一方面,大規模采用這些科技巨頭的產品和服務,也會加深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導致國際收支中“數字赤字”進一步擴大。
OpenAI重磅活動來襲
OpenAI將于當地時間10月6日舉辦的開發者日活動也備受市場關注。
市場普遍預期,該公司將發布新的消費級AI代理產品,并可能推出挑戰谷歌Chrome地位的AI瀏覽器。這些潛在發布將標志著OpenAI從依賴ChatGPT訂閱模式向多元化產品組合的重要轉型。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瑞銀在最新研報中稱,OpenAI正尋求在其當前130億美元收入基礎上實現大幅增長,到203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必須在核心ChatGPT業務之外開辟新的增長引擎。
據瑞銀報告,ChatGPT用戶增長軌跡令人矚目,周活躍用戶數從去年同期的2億增長至目前的7億,同比增長250%。這一增長速度與OpenAI總收入增長率幾乎一致,證實了ChatGPT作為主要增長引擎的地位。按照目前趨勢,ChatGPT預計將在年底突破10億用戶大關。
該行分析師通過多方行業調研,預測10月6日即將舉行的OpenAI開發者日將主要聚焦消費級AI產品發布,除了已經推出的即時結賬功能和個性化AI代理ChatGPT Pulse之外,旅行預訂代理被認為是重點方向之一。
研報還指出,多位行業觀察人士預測OpenAI可能推出挑戰Chrome的AI瀏覽器,進一步整合用戶數據和產品入口。而隨著7億用戶中95%仍為免費用戶,廣告收入模式的呼之欲出也為OpenAI描繪出更加多元化的盈利前景。
瑞銀表示,目前網絡瀏覽器市場由谷歌Chrome主導,其次是蘋果Safari和微軟Edge。AI瀏覽器的出現正在顛覆這一相對穩定的格局。
瑞銀稱,雖然本次開發者日不太可能宣布,但多位消息人士確信OpenAI最終將推出廣告收入模式。考慮到該公司7億用戶中約95%為免費用戶,廣告不僅能直接產生收入,還可能激勵免費用戶升級到付費的無廣告版本。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金冥羽 杜波
校對|陳俊杰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券商中國、財聯社、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