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4:16:50
每經編輯|肖芮冬
7月11日,港股非銀行金融板塊表現強勢,帶動相關ETF產品漲幅居前。Wind數據顯示,截至13:50,廣發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ETF(場內簡稱:港股通非銀ETF;基金代碼:513750)盤中漲超5%,持續居ETF漲幅榜前列,成交額突破20億元。截至7月10日,該ETF近一年漲幅達72.90%,在2402只被動指數型基金中排名同類前3%,最新規模達58.91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近7周持續獲資金凈買入,顯示出投資者對港股非銀金融板塊的持續看好。
港股通非銀ETF(513750)是全市場唯一一只跟蹤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指數(931024)的ETF產品,聚焦港股通范圍內保險、證券、交易所等非銀金融龍頭企業。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中國平安、友邦保險、香港交易所等,合計權重占比77.92%,其中保險行業占比超60%。截至7月10日,指數市盈率(PE-TTM)為9.04倍,處于歷史30.25%分位,估值具備性價比。此外,指數近一年漲超70%,跑贏多數寬基及行業指數,展現出較強的彈性與防御性。
據招商證券研究,與其他非銀行業指數和主要寬基指數相比,港股通非銀指數呈現出更高的盈利能力和突出的分紅能力。根據財報數據結果,港股通非銀指數的2024年凈資產收益率為11.69%,2025年Q1凈資產收益率為2.94%,其盈利能力要優于大部分其他相關指數。在分紅能力方面,2024年港股通非銀指數近12個月股息率為4.01%,也同樣要高于其他相關指數。可見,無論從分紅能力還是從盈利能力來看,港股通非銀指數都呈現出更為出色的基本面特征。
當前港股非銀金融板塊投資價值凸顯。東吳證券指出,保險行業負債端穩中有進,壽險新業務價值(NBV)持續增長,資產端隨著長端利率企穩,利差損壓力逐步緩解。招商證券認為,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直接利好券商及交易所業務,香港交易所作為稀缺標的,受益于中概股回歸及跨境資本流動。此外,政策端持續發力,中長期資金入市預期增強,進一步夯實板塊配置邏輯。
除港股通非銀ETF外,廣發基金旗下還有多只ETF近一年表現亮眼。截至7月10日,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513120)近一年回報達103.07%,規模超130億元;廣發中證2000ETF(560220)近一年回報59.67%,聚焦中小盤高成長標的;廣發上證科創板100增強ETF(588680)近一年回報54.23%,布局硬科技賽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