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1 23:42:32
7月11日,威孚高科公告稱,無錫中院審理劉某犯合同詐騙罪一案的刑事判決書于7月8日生效,劉某已被判刑,相關涉案財物將依法處理。2023年4月,威孚高科全資子公司威孚國貿被合同詐騙一案立案。此前,威孚高科已計提預期信用損失16.44億元。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董興生
7月11日,威孚高科(000581.SZ,股價19.17元,市值185.33億元)公告稱,近日,公司從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無錫中院”)獲悉,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具了《刑事裁定書》,無錫中院審理劉某犯合同詐騙罪一案的刑事判決書于7月8日生效,劉某已被判刑,相關涉案財物將依法予以處理。
2023年4月,威孚高科披露,全資子公司無錫威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孚國貿”)收到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單》,被告知:威孚國貿被合同詐騙一案,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條件,已決定立案。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3年4月13日刊發的《跌停,威孚高科子公司遇合同詐騙財務數字劇變早顯征兆?》報道,威孚高科當時稱,威孚國貿向客戶就業務情況進行核查中,發現部分應收類款項不一致情形,可能被合同詐騙,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威孚高科在2022年半年報中稱,威孚國貿積極拓展平臺貿易業務,取得了較好的效益。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平臺貿易業務營收1.8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52%,毛利率卻高達100%,而主業汽車零部件的毛利率僅為15.44%。
另一方面,據2022年三季報的資產負債表,截至2022年9月30日,威孚高科應收賬款達55.28億元,較2021年度末增加34.75億元,增長169.18%;短期借款達39.35億元,較2021年度末增加24.97億元,增長173.63%。預付款項、應付賬款、應交稅費也出現較大增長,原因均由于平臺貿易業務增加。
當時,威孚高科表示,相關風險可能導致威孚國貿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或壞賬損失,并可能導致威孚國貿部分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將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具體影響金額以年審會計師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在2022年年報中,威孚高科分析稱,平臺貿易業務不屬于正常貿易業務的概率極大,在會計處理上遵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不作為正常貿易業務進行會計處理,按照資金收付進行會計處理,將實際支付給“供應商”的采購款、自“客戶”收取的銷貨款分別審慎認定為債權和債務,在財務報表中以“平臺貿易”業務組合方式以凈額列報于其他應收款。
2022年度,該平臺貿易業務資金流出金額為63.46億元,流入金額為36.04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流出凈額27.41億元列報于其他應收款,針對該項其他應收款已計提預期信用損失16.44億元。
受該案影響,2024年3月,威孚高科連收江蘇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和深交所下發的兩份監管函。
江蘇證監局查明,公司未準確按照會計準則規定對“平臺貿易”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導致所披露的2022年度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相關財務數據不準確。同時,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9億元,較2021年度下滑95.39%,但公司未披露業績預告。
深交所的監管函顯示,深交所查明,威孚高科因貿易業務存在異常情況,對貿易業務按照資金收付進行會計差錯更正,更正后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凈利潤調減金額2.8億元,變動幅度為17.54%,并導致威孚高科未按規定及時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
據威孚高科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臺貿易業務組合余額為25.42億元,已計提預期信用損失16.44億元。公司結合來源于有權部門信息綜合判斷,平臺貿易業務組合債權可回收金額未發生重大變化,無需對預期信用損失作進一步計提或重大轉回。
今年4月14日,威孚高科曾披露,無錫中院審理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劉某犯合同詐騙罪一案,于4月11日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劉某犯合同詐騙罪,扣押、查封及凍結的在案財物等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0223847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