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7 00:03:16
浙江再度召開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浙江省省長劉捷表示,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建設,是服務“國之大者”、助力贏得國際經貿斗爭主動權的戰略之舉,是放大先發優勢、再創平臺經濟新輝煌的必然要求,是破解瓶頸制約、推動平臺經濟提能升級、提質增效的迫切需要。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286665
據浙江發布消息,近日,浙江省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強調持續擦亮平臺經濟“金名片”,加快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建設。當前,浙江正推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建設三年行動,重點任務是打造六個“新標桿”。
具體包括,聚焦自主創新,著力打造科技引領的新標桿;聚焦數實融合,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標桿;聚焦開放共贏,著力打造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標桿;聚焦開放共贏,著力打造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標桿;聚焦供需兩旺,著力打造激發消費活力的新標桿;聚焦惠民安民,著力打造和諧勞動關系的新標桿;聚焦管好放活,著力打造現代化治理的新標桿。
解讀:兩年前的7月,浙江首次召開全省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這也是全國首個以平臺經濟為主題的省域性大會。阿里巴巴、網易等百家平臺企業代表參會,號召力可見一斑。
彼時,平臺經濟剛剛經歷了從2020年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到2021年設定“紅綠燈”,再到2022年“常態化監管”的三年行業整改期,各地紛紛出臺政策,釋放平臺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
浙江顯然處于領跑地位,根據當時的統計數據,全省共有各類平臺企業310家。如今時隔兩年,浙江平臺企業數量已超過850家,數量和交易額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但在當地看來,“第一梯隊”的位置并不穩固——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隨著全國各地對平臺經濟的日漸重視,平臺經濟的入局者越來越多,要在其中保持先行者的地位,難度會越來越高。
不止于區域競爭,從大環境來看,平臺經濟長期依賴龐大的國內市場,以規模擴張主導的發展路徑出現瓶頸——流量紅利見頂、用戶增長放緩,同質化競爭加劇,平臺與實體經濟融合不深、國際競爭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
在這一背景下,浙江再度召開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浙江省省長劉捷表示,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建設,是服務“國之大者”、助力贏得國際經貿斗爭主動權的戰略之舉,是放大先發優勢、再創平臺經濟新輝煌的必然要求,是破解瓶頸制約、推動平臺經濟提能升級、提質增效的迫切需要。
一個大趨勢是AI、供應鏈智能化等技術正在成為平臺企業新增長點。針對省內技術型驅動型平臺企業仍舊較少的問題,浙江提出,繼續引導頭部平臺和細分賽道平臺企業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加大研發比重,在大模型等新興領域保持領跑優勢。
以阿里巴巴為例,今年初,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就曾表示,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按照浙江的規劃,到2027年,力爭全省平臺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其中百億級規模平臺企業超50家,活躍網絡經營主體達到1000萬家;平臺企業營收總額達到2.2萬億元;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速保持在5%。
上海推出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滬九條”
7月15日,為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營造良好行業生態,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推出《上海市關于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明確九條扶持政策。其中提到,對集聚區內成效顯著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全市范圍內表現突出的孵化器、產業園區,市級層面按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萬元獎勵。鼓勵各區打造產業鏈優勢環節,優化全市產業布局。
貴州發文打造全國重要演藝市場
近日,《貴州省打造全國重要演藝市場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印發,力爭通過三年努力,逐步培育打造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具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演藝市場,塑造打響“貴州好戲”品牌,助推多彩貴州文化強省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其中提出,實施財政金融扶持和審批監管優化行動。探索實施演藝市場獎補政策,對高水平演唱會(音樂節)、高端文藝展演等活動,科學統籌現有文化旅游相關專項資金給予獎補。
揚州為高技能人才發展立法
揚州市人大常委會7月15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揚州市高技能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即日起施行。據悉,這是全國設區市首部以高技能人才發展促進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共24條,在人才培養體系方面,明確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為基礎”的培養模式。政府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支持職業學校、規模以上企業、行業組織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按規定給予經費資助。
大灣區首條跨城海島低空快線首發
7月15日,從深圳直航珠海東澳島的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城海島低空快線暨大灣區城際低空快線開通首發,該航線將原本近2小時的海陸聯運行程壓縮至不到半小時,標志著大灣區“低空經濟+高端旅游”融合邁入新階段。珠海今年在全國率先將應用場景創新作為重要抓手寫入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出臺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的若干措施,目前共發布超150項市級重大場景機會及能力清單。
放寬外資市場準入、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貿協定,商務部部長最新發聲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求是》雜志2025年第14期刊登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大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王文濤表示,要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推動擴大電信、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穩妥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落實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完善國家級經開區開放政策體系,更好發揮穩外資主陣地作用。
除了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王文濤還表示,要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貿協定,持續提升自貿協定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比例,以負面清單方式加快推進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標準合作等領域積極納入高水平經貿規則。
今年上半年3.33億人次出入境
2025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3.33億人次,同比上升15.8%。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的71.2%,同比上升53.9%。
出入境人員中,內地居民1.59億人次、港澳臺居民1.36億人次,同比分別上升15.9%、12.2%;外國人3805.3萬人次、同比上升30.2%。累計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1779.5萬架(列、艘、輛)次,同比上升15.4%;其中飛機48.5萬架次、列車5.3萬列次、船舶21.9萬艘次、機動車1703.8萬輛次,同比分別上升19.7%、5.2%、3.7%、15.5%。
6月70城房價數據出爐,各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70城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各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繼續收窄,市場呈現企穩跡象。
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6.0%,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4.1%、5.1%和2.5%。二線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0%和4.6%,降幅分別收窄0.5個和0.3個百分點。
二手房市場,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8%、1.3%、5.9%和2.8%。二線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8%和6.7%,降幅分別收窄0.3個和0.2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