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14:13:59
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門發布《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旨在推動綠色金融工具支持環境改善和資源高效利用。7月11日,國家發改委等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通知,要求高耗能行業與數據中心提高綠電消費比例。此外,我國企業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供了1.2萬件綠色技術,顯示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張益銘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三部門印發《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
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關于印發〈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的通知》。通知明確,各相關單位要以《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為基礎,結合各自領域綠色發展目標任務和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情況,研究制定和落實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加強宣傳引導,發揮好各類綠色金融工具對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支持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
點評:新版目錄統一綠色金融認定口徑,打通政策工具鏈,為銀行、證券、基金提供精準投向坐標,有望把資金高效引向低碳賽道,加速實體經濟綠色蝶變。
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公布
7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重點用能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據悉,在電解鋁行業基礎上,2025年增設鋼鐵、水泥、多晶硅行業和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通知指出,2025年,鋼鐵、水泥、多晶硅行業要求綠電消費比例為25.2%~70%,數據中心綠電消費比例均為80%。
點評:政策端首次將高耗能行業與數據中心全面納入綠電硬約束,設定階梯比例,倒逼產能端與算力端同步脫碳,有望重塑企業用能結構并放大綠色電力市場需求。
我國企業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綠色技術平臺提供1.2萬件綠色技術
7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進展新成效。從海外申請看,我國綠色低碳技術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公開量在2024年為6356件,是2020年的2.3倍,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企業累計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綠色技術平臺提供了1.2萬件綠色技術,為全球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點評:綠色專利四年翻番、全球領跑,顯示中國正把碳中和壓力轉化為創新動能;1.2萬件技術開放共享,既提升產業話語權,也為全球氣候治理輸送“中國方案”。
在全球能源領域,清潔能源成核心增長極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5世界能源投資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能源領域投資有望創歷史新高,預計將增至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其中,約2.2萬億美元將集中投向可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和電氣化等領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領域的投資將達到約1.1萬億美元。
點評:全球能源投資首破3.3萬億美元,三分之二流向清潔賽道,傳統化石仍占三分之一,綠色轉型資金缺口與轉型風險并存,需加速政策引導與金融工具創新。
“十四五”期間,退化草原面積年均縮減5000萬畝
近日召開的全國草原保護發展改革試驗區建設暨治理超載過牧現場會透露,“十四五”期間,中國草原生態質量顯著提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比例累計降低13個百分點,退化草原面積年均縮減5000萬畝。
點評: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過半、退化率大降,我國生態修復交出亮眼成績單,需把減牧補償與科技監測做深做實,防止反彈。
“2025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案例集”發布
“2025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案例集”發布活動于7月16日在聯合國舉行。該活動由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主辦,發布的22個案例涵蓋交通基礎設施、綠色低碳技術、數字智慧化轉型、公共交通優化等領域。據悉,這些案例分別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海事組織等國際組織和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埃及、南非等國家的交通部門推薦,展現全球交通領域具有創新性、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項目、工程、技術。
點評:22個案例濃縮全球交通減碳與智慧化最新探索,凸顯中國在可持續交通議題上的知識輸出與多邊合作能力,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可落地、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聯合國報告:僅35%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細項進展順利
聯合國7月14日發布的《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顯示,可持續發展目標169個細項中,僅35%進展順利,近一半進展緩慢,18%出現倒退。報告顯示,公共健康、教育、能源、數字互聯等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取得顯著進展。報告同時顯示,目前的進度不足以在2030年實現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
點評:可持續發展目標僅三成正常推進,氣候、貧困等領域明顯拖后腿;報告敲響警鐘:資金、技術與治理缺口若不及時彌合,2030議程恐將落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