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0:35:46
7月23日,美國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在阿曼灣附近試圖接近伊朗海域,遭伊朗海軍直升機驅逐警告,雙方一度對峙,最終美艦撤離。同日稍早前,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伊朗核計劃未終止,將繼續本土鈾濃縮,并警告以色列若采取軍事行動,伊朗將予以打擊。他還呼吁中東國家合作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23日上午10時左右,航行在阿曼灣附近的美國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DDG Fitzgerald)意圖接近伊朗海域。伊朗海軍派出直升機向該艦發出驅逐警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回應,美國驅逐艦威脅要瞄準伊朗直升機并要求直升機離開。但伊朗直升機繼續執行任務,并再次警告其不要進入伊朗水域。
針對美國驅逐艦的威脅,伊朗軍方采取行動,發出明確信息:這架直升機正受到伊朗的全面防御支援,并要求美國艦艇向南改變航線。最終,該美國驅逐艦在伊朗軍方監督下撤離了該海域。
另據央視新聞,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7月22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有國家聲稱伊朗的核計劃已經終止,這純屬“幻想”。他強調,伊朗未來將在國際法框架內繼續進行本土鈾濃縮。他還表示,如果以色列對伊朗采取進一步軍事行動,伊朗武裝部隊已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再次對以色列縱深進行打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此外,佩澤希齊揚就中東地區局勢表示,伊朗愿意與地區國家合作,共同構建集體安全,以確保地區安全與穩定。他呼吁中東國家聯合起來,通過協商一致的機制維護和平,防止外部勢力干預,并解決地區沖突與挑戰。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以國防部長卡茨在當天召開的形勢評估會議上表示,以色列距離實現軍事目標已經非常近,當前還剩下加沙和也門兩個戰場。
卡茨還表示,不排除再次對伊朗發動襲擊的可能性。
以色列與伊朗于6月13日爆發沖突,到6月24日,雙方均表示接受停火。對于持續12天的沖突,以色列與伊朗均稱取得勝利。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