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9:23:44
潮玩領域迭代快速,年輕人傾向“喜歡不一定要擁有”,租賃消費興起。新租賃市場升溫,推動理性消費回歸,呈現按需理性、圈層認同、瞬時主義、取悅自己四大趨勢。數據顯示,芝麻租賃數年活躍用戶數達3.42億。信用免押降低租賃門檻,激活下沉市場,成為新租賃行業“升級引擎”。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廖丹
在迭代快速的潮玩領域,年輕人踐行著“喜歡不一定要擁有”的理念。除了風靡全球的LABUBU,Switch2、無弦吉他等常年穩居芝麻租賃游戲、樂器品類的熱租榜。今年4月的演出季,相機、Pocket3、望遠鏡等相關產品訂單較年初漲11倍。這屆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嘗試不同的生活可能。
螞蟻集團循環經濟行業總經理邱林在近日的芝麻租賃生態大會中披露了一組最新數字——過去1年,芝麻租賃年活躍用戶數規模已達3.42億,年交易額同比增長71.6%,且后臺顯示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長中。從用戶結構看,Z世代用戶占比超6成,來自00后消費者的訂單一年暴漲2倍。
機構預測,到2030年新租賃市場規模將接近1萬億元,參與者如何打開市場大門?邱林在會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租賃市場升溫,需要生態伙伴共同發力,芝麻租賃的信用分替代了押金,用戶可以用一杯奶茶錢解鎖萬元設備的使用。“在這更開放的生態下,我們看到了很多新租賃的可能。”
“如果說以往的租賃解決的是生存的剛需,新租賃面對的用戶場景更加多元,不僅是衣食住行,還包括吃喝玩樂。”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在分享中表示,傳統租賃平均的決策周期至少是5~7天,但新租賃的租賃障礙被大幅度降低了,消費者的負擔也被大幅度降低,比如,30分鐘之內決定要體驗一下騎行這種生活方式,可以租一輛車。
這種輕量化決策并未催生盲目消費,反而推動理性消費回歸。李智強調,“先租賃體驗、再決定購買”的模式,讓消費者在低成本試錯中更精準地匹配需求,本質上是消費決策的優化升級。
從市場特征看,新一代消費者正通過租賃重構消費邏輯。邱林將其總結為四大趨勢:一是按需理性消費,拒絕閑置浪費;二是更追求圈層的認同感,通過社交去傳遞自己的情緒價值;三是瞬時主義,即時滿足自己的快樂,以及高頻的興趣嘗鮮;四是取悅自己,其實是更自信以及更健康的情緒價值表達。
這一趨勢已轉化為實打實的市場增長。人人租執行董事、COO 姜鼎坤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平臺今年單月短租訂單量已等同于去年全年總量,這意味著租賃生意已轉向“消費體驗”,市場活躍度實現質的飛躍。
易觀咨詢《中國新租賃行業消費洞察2025》預測,到2026年中國新租賃經濟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到2030年,新租賃市場規模將接近1萬億元。
從職場進階到養娃育兒、創業初嘗試,從追星現場到潮流前線,這屆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嘗試不同的生活可能,用租賃的靈活性找回對消費和生活的掌控感,在“擁有”與“體驗”之間找到平衡。
當租賃從“解決短缺”變為“創造體驗”,其背后是消費市場從“所有權經濟”轉向“使用權經濟”的趨勢,或將持續改寫未來消費格局。在李智看來,新租賃將成為繼網絡零售、即時零售之后的促進消費爆發增長的第三種動能。
租賃的本質是“按需使用,靈活歸還”,而信用體系的介入正在重塑這一業態的運行底層。《循環經濟背景下的消費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在數字化浪潮下,這一模式從傳統“押金+合同”的簡單交易,升級為“信用評估+智能履約”的生態體系,消費租賃的新業態模式應運而生。
信用免押是降低租賃門檻的關鍵抓手。蘭拓相機租賃 CEO 周俊分享稱,依托芝麻信用等信用體系實現的免押模式,讓年輕人、大學生無需充裕資金即可零押金租用攝影器材,不僅降低了消費門檻,更推動行業擴容,公司業務因此迎來爆發式增長。業內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信用免押通過動態信用評估,降低了租賃用戶準入門檻,直接激活了下沉需求。
信用賦能的價值不止于“降門檻”,更在于構建“動態激勵”的良性生態。邱林向記者介紹,基于用戶信用評級、履約次數等行為數據,可動態調整免押額度:信用越好的用戶,不僅能獲得更高免押額度,租賃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這種“信用越好、權益越多”的機制,既提升了用戶履約意愿,也為商家降低了風險。
李智將信用體系視為新租賃行業的“升級引擎”,其價值體現在三個維度。一是交易成本重構,通過信用分機制釋放傳統租賃中沉淀的押金現金流,讓資金流轉效率提升;二是資產效率升級,幫助企業更精準匹配市場需求,推動產品規模化投放與需求響應;三是用戶體驗提升,實現 “即享即租”,省去傳統租賃中繁瑣的資產、收入證明環節。
從行業發展層面看,信用賦能的消費租賃正成為新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云華指出,作為新經濟形態的重要代表,租賃經濟在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租賃經濟正在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
在消費租賃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行業痛點亦隨之凸顯。除傳統的押金門檻過高問題外,流程體驗不佳正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滲透的新瓶頸。以二手商品租賃為例,殘值認定缺乏統一標準、同類設備定價差異可達千元,疊加物損賠付規則模糊、押金退還無明確約定等問題,不僅推高用戶決策成本,更削弱了消費信心。
《白皮書》認為,消費租賃行業的發展瓶頸集中體現為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信任危機。根據調研,消費者普遍感受到三大痛點,一是商品狀態描述模糊,導致實物與預期嚴重偏差;二是價格體系不透明產生隱形成本,部分租賃商在基礎租金外疊加高額保險或運費;三是權責界定造成糾紛難解。消費租賃行業已經處于從規則缺失到標準建立的重要時點。
針對消費者“租得放心”的核心訴求,《白皮書》明確提出解決方案:以信息提示、交易服務、支付服務三大核心維度為抓手推進標準化建設,并倡議各方協同推動二手數碼產品成色等標準落地,建立行業產品殘值預測平臺,組建風控聯盟等。
市場主體已率先邁出實踐步伐。據悉,作為租賃開放平臺,芝麻租賃此前發布《消費品租賃行業交易管理規范》,對消費者關心的多項核心利益點,包括租期從收貨算起、押金禁超售價等作出嚴格規定。此規范也將于9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
對于行業前景,邱林作出展望:未來五年,新租賃生態將實現“用戶—商家—社會”的多方共贏。在用戶側,信用分即通行證,用戶可以3分鐘完成選租、下單和交易,而30分鐘可以閃租、履約、上門服務,最終完成一次履約服務體驗;在商家側,經營智能體的自動化決策,將提高整個經營運作效率,讓設備年流轉次數可能達到50次,經營效益提升300%;在社會側,每筆訂單都會生成一筆碳積分,在國家循環經濟的大賽道上高速發展,閑置商品就像水電一樣流淌,綠色低碳消費將極大提升社會運作效率。
隨著基礎規則完善,萬億元級新租賃市場的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