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證券

          每經網首頁 > 首頁證券 > 正文

          “牛市”氛圍漸濃:券商研報、電話會激增!分析師“轉會”出現新方向?

          2025-07-28 17:55:08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肖芮冬    

          隨著A股“牛市氛圍”漸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券商相關“牛市”研報數量顯著增加。近一個月,標題含“牛市”的券商策略報告達到13篇,占近三個月總量的57%。與此同時,7月以來,以“牛市”為關鍵詞的電話會有17場,數量創下年內新高。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機構投研需求呈現分化,部分分析師稱需求增多、市場情緒旺盛;有的則認為與此前變化不大,且傳統領域人氣回升不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牛市”行情下,分析師“轉會”依舊頻繁,但仍以業內橫向流動為主。同時,研究業務趨向多元化,保險資管等新領域有望成為分析師轉型的新方向。

          “牛市”相關研報增多

          隨著近日滬指在時隔9個月后首次突破3600點,“牛市氛圍”逐漸成為A股市場的主流敘事,市場預測的目標點位不斷抬升。那么,作為行情風向標,券商研究所最近發布報告、路演、電話會、調研的頻次是不是也“水漲船高”呢?

          據慧博智能終端數據,最近一周內,券商總共發布了各類投資策略研報近224份,研報數量較此前沒有明顯增多。

          時值中報披露靜默期,最近券商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也有所減少。據Choice數據統計,近一個月,券商調研次數達到3080次,比近6個月的平均值下降較多。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券商對于“牛市”的呼聲較此前明顯增多。據慧博智能終端數據,最近一個月內,標題出現“牛市”的券商策略報告多達13篇。相比之下,最近三個月內,標題出現“牛市”的券商策略報告是23篇。也就是說,其中有57%的“牛市”研報發布時間是近一個月內。而一些研報即使標題里沒有出現“牛市”,但看多的情緒溢于言表,比如某頭部券商策略團隊最新的觀點明確“3600不是終點”。

          最近一些券商舉行的“牛市”關鍵詞電話會
          圖片來源:進門財經截圖

          與此同時,近期,各券商舉辦的路演,“牛市”也成為關鍵詞。據進門財經,7月以來(截至7月28日),券商舉辦的各類以“牛市”(也包括商品牛市)為關鍵詞的電話會多達17場;而今年1~6月相關電話會的場次分別為8場、14場、12場、4場、0場、13場。

          而總體來看,目前券商對“牛市”的討論熱度距離去年“924”行情還是有一定的差距。2024年9月24日~10月8日,券商舉辦的各類以“牛市”為關鍵詞的電話會達到38場。

          分析師如何看待投研需求變化?

          在近期這樣的積極市場氛圍之下,買方機構的態度是否也隨之出現變化呢?記者近期采訪了多家券商的賣方分析師,談及對近期路演、電話會等買方機構投研需求變化的切身感受,得到的反饋呈現差異。

          “還好吧,客戶約路演確實多了一點。”某券商宏觀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最近,機構投資者主要關心的方向包括股票、期貨、“反內卷”、美元等。

          而某券商宏觀首席則向記者坦言,“最近感覺機構投研需求有所增多,市場情緒挺旺盛的。對我們來說,市場熱一點,總是好的。”據他介紹,最近,機構投資者主要關心的話題是商品市場。

          也有一些賣方分析師認為,最近機構投研需求和之前變化不大。某大型券商策略首席向記者表示,“其實我們和之前也差不多,近期肯定熱情稍微高了一點,但也沒有那么夸張。”

          西部某券商研究所分析師則指出,“我們一直都挺‘卷’的,所以感覺跟平時也沒有太多區別。”

          從行業的角度看,多位受訪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機構客戶關注度較高的主題包括算力、AI、PCB、創新藥、“反內卷”等熱門領域。

          不過,一些傳統領域的人氣仍然沒有明顯回升。某券商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告訴記者,今年機構對消費板塊的關注度整體一般,更多的還是關注新消費,像白酒這樣的傳統消費還要等行情好轉,期待今年行業能見底。

          而某外資券商研究業務負責人則告訴記者,“我們主要面向海外投資者,感覺投研需求確實有所增多,說明現在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有改善,而且現在市場對港股的熱情更高一些。但也不是特別顯著的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很多海外投資者更傾向于長線投資,反應速度不會特別快。”

          分析師“轉會”依然頻繁

          今年以來,權益類市場總體呈現“股強債弱”格局,港股漲幅在全球領先,A股走出了慢牛行情。雖然市場環境明顯好于去年同期,但分析師群體的職業流動性依然較大。

          據統計,近兩個月內,業內有超80位分析師“轉會”。從今年各大券商首席分析師職位流動的情況來看,行業內的橫向流動仍然占主流,即使在近期的“牛市”行情下,也不乏明星分析師流動的案例,反映出一些中小券商通過加強研究團隊試圖彎道超車,而大型券商也需要持續吸引頂尖人才的行業生態。

          雖然公募基金費改導致傭金總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但業內認為,對賣方行業的實質影響卻較為有限。有券商研究人士日前分析指出,“在公募費改之后,對研究所的影響沒有想象的那么大。由于現在公募的傭金只能給到研究所,所以導致券商對研究業務的重視并沒有下降。”

          “但是可以看到研究業務變得更多元化了。例如,行業開始加強對內服務、對不同主題、對跨境市場等領域的研究,這個職業越來越依賴團隊協作、團隊打法,靠個別明星分析師的模式有點難以維系。”上述券商研究人士補充道。

          事實上,盡管明星分析師離職改行的消息不斷傳來,但近年來分析師總人數持續增長。據Choice數據統計,2022年末,分析師總數為3931名,去年末已增至5563名;截至今年7月27日,進一步增至5822名。其中,中信證券、浙商證券等券商分析師人數增長明顯。

          對此,有人力資源機構認為,市場對深度研究和專業投研服務的需求強勁,促使券商通過擴充分析師團隊提升競爭力。未來,證券行業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將呈現出對經紀人等基礎崗位需求趨于減少,而分析師、投顧等專業崗位人數不降反增的趨勢。這反映出隨著投資者對深度研究和資產配置的需求增加,券商必須強化投研能力的內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些賣方分析師的“轉會”走出了新方向。例如,近期,中信建投研究所原高端制造組組長、機械首席分析師呂娟從公司離職。據了解,她的下一站將是某保險資管投研部門的負責人。

          以往,賣方分析師如果選擇轉型買方,通常會考慮去公募基金或者私募行業。有分析認為,隨著政策引導保險公司加大權益類投資,保險公司對相關投研崗位的需求趨于提升,盡管目前整體招聘的量仍然不大,但保險行業有逐漸成為賣方分析師轉型重要方向的潛力。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国久久99视频免费看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