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23:40:24
麒麟信安回復上交所問詢函,解釋了對A1單位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方式變更的原因。截至2024年末,公司對A1單位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2.23億元,占應收賬款總額的55%,且暫未回款。公司從組合計提變更為單項計提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為27%,壞賬損失6078萬元。變更因A1單位回款進度受影響,賬齡結構差異顯著,遵循謹慎性原則。公司評估A1單位具備支付后續貨款的能力。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4日晚間,“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麒麟信安(SH688152)回復了上交所此前下發的問詢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4年以前,針對A1單位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麒麟信安采取組合計提的方式;而在2024年年報中,麒麟信安變更為單項計提的方式,由此引起交易所關注并發函問詢。
問詢函中,麒麟信安回復稱,截至2024年末,公司對A1單位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2.23億元,該部分應收賬款源于2021年及2022年公司向A1單位銷售商品,在商品發貨并經A1單位驗收確認后形成應收賬款。截至目前,上述應收賬款暫未回款。
根據2024年年報,麒麟信安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793.57萬元,同比均有較大增長。對比可見,2.23億元的應收賬款,對于麒麟信安而言,是筆較大的金額。
幾個月前,麒麟信安發布了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對A1單位存在較大金額的應收賬款,且在2024年年報中進行了壞賬計提準備方式的調整,由此引發關注。
麒麟信安年報及前期公告顯示,2024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4.06億元,其中對A1單位應收賬款余額為2.23億元,占比55%。與此同時,2024年開始,公司對該單位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從組合計提變更為單項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損失金額為6078萬元,計提比例為27%。
記者查詢發現,麒麟信安2023年年報也曾引起交易所關注,在當時的回復函中,麒麟信安介紹,2023年末,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是3.56億元,對A1單位2.23億元應收賬款對應占比為62.69%。主要是銷售商品形成的貨款,內容包括信息安全產品、操作系統產品、技術開發服務。
麒麟信安在本次回復函中介紹,2019年至2022年,A1單位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但在2023年,來源于A1單位相關收入下降為零。2024年以來,公司技術支持團隊持續為A1單位提供常態化的售后維保服務,以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解決各類技術問題。2025年3月,公司根據A1單位備產函及發貨通知要求發出安全存儲系統產品,發貨產品存貨賬面價值為2481.52萬元,雙方之間的業務合作仍在繼續。
記者在麒麟信安上市招股書及2022年年報中查詢到,麒麟信安2019年至2022年對A1單位分別實現6250.19萬元、1.03億元、1.44億元及1.65億元的銷售額,對應的營收占比均在40%以上。
財務核算中,因壞賬計提方式不同,壞賬損失金額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從而將影響公司利潤情況,那么,麒麟信安為何在2024年年報中,對來源于A1單位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進行了變更?是否會因此給當期業績帶來重大影響?
回復函中,麒麟信安介紹,從賬齡分布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末,公司對A1單位的應收賬款中,賬齡為2年至3年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81億元,賬齡為3年至4年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4179.76萬元。
與此同時,按賬齡分析組合計算時,麒麟信安對1年以內(含1年)、1年至2年(含2年)、2年至3年(含3年)、3年至4年(含4年)的計提比例分別是5%、10%、20%及50%。
因此,麒麟信安介紹,若報告期末繼續對A1單位應收賬款按照賬齡分析組合計提壞賬準備,則對應壞賬準備余額為5718.20萬元,合計計提比例為25.62%。
對于變更了計提方式,回復函提及,因A1單位內部管理等事項影響回款進度,2024年末公司尚未收回A1單位應收賬款,導致其應收賬款賬齡逐年提高,其賬齡結構與公司其他客戶形成顯著差異。考慮到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采取單項計提的方式,計提比例及金額均高于賬齡分析組合方式,可以更謹慎地反映A1單位應收賬款對應的信用風險。
此外,麒麟信安還稱,基于對客戶經營狀況、財務實力及過往合作表現的綜合評估,同時結合公司與A1單位持續溝通情況來看,A1單位具備支付后續貨款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記者發現,麒麟信安所列示可比同行中,各企業對不同賬齡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差異較大。以“2年至3年(含3年)”賬齡為例,中國軟件計提比例只有10%,邦彥技術和麒麟信安分別為30%、20%,深信服達到70%。而對“3年至4年(含4年)”賬齡的應收賬款,中國軟件只計提了20%,邦彥技術和麒麟信安計提比例均為50%,而深信服則100%計提。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