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5:44:24
“這種直播挺接地氣的,我們農戶也能搭上互聯網快車了。”一條直播留言道出平安融易助農“益”直播的初心。
鏡頭前,陸金所控股首席財務官席通專正在向全國各地的觀眾介紹臨洮“嬋鄉源”百合產品之一“鮮百合原飲”,“嗓子不舒服時來一包,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款產品。”
直播間彈幕瞬間被“買它”刷屏。
此刻,陸金所控股首席財務官正化身農產品直播帶貨人。從深入田間地頭調研臨洮特色百合和金絲皇菊,到亮相直播間“帶貨”高品質產品,平安融易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服務鄉村振興,背后映射的是平安深耕多年的助農足跡。

直播高潮在席通專試飲時意外到來。“席總同款”已下單,評論區滿滿都是“跟單”的消息。
鮮百合原飲、三頭皇鮮百合、碗裝百合凈片…下單不斷,這場在平安融易官方視頻號進行的助農直播,以60分鐘揭開平安融易幫扶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選擇臨洮不是偶然。”席通專在直播間介紹道,平安融易關注到臨洮特色農產品產業,源于平安集團的助農基因。
對于西北地區,國家有相應的幫扶政策。早在2018年,平安集團就開始對甘肅臨洮地區進行百合產業幫扶,通過資金支持、產品助銷等方式對當地合作社進行扶持,直接帶動2000余戶當地農戶的增收。
平安融易在上級單位號召下,持續助力特色農產品的營銷推廣和產品升級,包括 “產前”對新農人進行培訓、“產中”為產業增加生產線造血、“產后”賦能協銷,全方位助力當地農戶產業發展,臨洮特色農產品開啟產業化蛻變。
蛻變起于產業升級。
甘肅臨洮,恒德源農業的公司車間,升級后的生產線正高速運轉。2024年平安融易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贈的“小金碗”生產線項目,項目包括產品包裝升級、設備升級等,讓百合羹實現從散裝到精品罐裝的跨越。
年新增產值520萬元、創造7個崗位、帶動230萬元農副產品收購。帶動近150畝優質蘭州甜百合的種植,幫助32戶種植戶年增加百合種植收入超過7萬元,輻射帶動60個務農種植人員每年增加收入2.4萬元,有效地為地方百合種植產業、百合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提供保障。亮眼數據的背后,是農戶辛勤耕種的結果,也是平安融易幫扶臨洮的初心體現。
金融為民,平安融易引金融“活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并不是停在口號上,恒德源負責人王獻分享的轉變更具說服力。
“2018年前只做百合初加工,如今銀耳羹、百合飲等深加工產品占比超60%。2018年散裝百合保鮮期90天,現在小金碗產品保質期360天。”在平安捐贈35萬元的高端設備車間,去皮的百合經過灌裝滅菌,進階為高附加值商品。
此外,對于西部企業來說,最大難題就是銷售。在消費幫扶方面,平安集團在2025年已接近6200萬元。
“金融為民,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小微企業,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和甘肅乃至全國的農戶朋友一起共創美好的未來。”談及幫扶核心價值,席通專毫不猶豫道,金融永遠服務實體經濟,平安融易也永遠恪守金融為民初心。
用好直播平臺,為農戶打開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鄉村品牌發展。平安融易在持續努力,讓甘肅的特色農產品能走得更遠。
“我們認為,可持續的助農模式,需要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共生。以公益為起點,讓鄉村企業真正發展出自己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在直播間,席通專分享了平安融易的助農理念:構建可持續助農生態。
“九年淬煉一顆百合”,長時間的生長周期,使得農戶有較高的資金需求。
一開始,平安融易創新產品體系,解決了一些農戶 “融資難” 問題。
接著,通過產業數據積累優化了農業的風控模型,精準評估客戶資質,降低其融資成本。
最后,對于鄉親最關切的銷售問題,平安融易搭建線上銷售平臺,既拓寬了農產品銷路,也為金融助農開辟了快速通道。
“這是一種‘雙向賦能’,是我們在鄉村振興中探索出的特色路徑。”席通專和平安融易一起“身體力行助農”,深入田間地頭解決農戶“急難愁盼”的問題。
當主播問及商業與公益的平衡,席通專闡述平安融易的生態邏輯,“從公益出發,形成產前、產中、產后幫扶閉環,抵達可持續”。
這一理念已具象為三大支柱。
平臺化產業鏈,平安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以恒德源為例,帶動農戶從200戶擴展到2000戶。
科技賦能網絡,平安通過無人機巡田、AI風控模型、線上銷售平臺等技術,構成數字基建。
普惠金融體系,比如針對殘障家庭等群體實施溢價收購,幫助農戶保本經營。
鄉村振興的路上,平安編織數字與金融的網絡,累計服務31萬涉農小微群,提供600億元借款,為鄉村女性發放800萬元免息循環金。
“百合種植在海拔2600米左右的高山坡地,小型農機無法抵達,只能靠馬、驢、騾子等牲口一筐一筐的駝。”農戶的愁心事,就是平安融易最關切的地方。
當農產品進入直播間走向全國各地,當無人機代替騾馬翻山,當免息貸款撐起收購季,土地里長出的才是真正的韌性。
數據顯示,平安融易助農“益”直播共吸引了6.5萬人次觀看,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到1萬人,收獲點贊近5萬次,當日直播間帶貨超46萬元。
“九年淬煉一顆百合,七年深耕一方水土。”席通專舉起已經飲盡的“鮮百合原飲”空包裝袋謝幕,但是平安的助農腳步永不停歇。
科技翻越偏遠山嶺,助農生生不息,金融“活水”才真正扎根土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