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21:51:03
博韜合纖正沖擊北交所IPO,擬募資3.45億元用于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其2022年第一大客戶Johann Borgers GmbH已破產,公司核銷其160.83萬元應收賬款。境外收入成博韜合纖營收增長主要貢獻點,前兩大客戶均來自孟加拉國。招股書及公告中關聯方股東名字存在不一致。博韜合纖產能利用率較低,丙綸短纖約七成,滌綸短纖約五成,但IPO募投項目將大幅提升產能。公司對應疑問未直接回應,稱請參考招股書或后續回復。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魏文藝
湖北博韜合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韜合纖”)正在沖擊北交所IPO(首次公開募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博韜合纖在2022年的第一大客戶為Johann Borgers GmbH及其關聯方,但Johann Borgers GmbH在2022年就已經破產。到了2024年末,博韜合纖還核銷了對Johann Borgers GmbH的160.83萬元應收賬款。
博韜合纖擬通過本次IPO募資約3.45億元,用于年產2萬噸丙綸短纖及1.8萬噸滌綸纖維項目等3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上述IPO募投項目預計將為博韜合纖的丙綸短纖和滌綸短纖分別提升產能約26.85%和128.57%。
不過,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博韜合纖的丙綸短纖產能利用率約七成,而滌綸短纖產能利用率有兩年不足五成。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博韜合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5億元、7.41億元和8.36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18.84萬元、6025.84萬元和6104.23萬元。
圖片來源:博韜合纖招股書
在營業收入不斷增長的背后,來自境外的收入成了主要貢獻點。報告期內,博韜合纖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67億元、2.53億元和3.14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26.59%、34.59%和38.57%。博韜合纖表示,其境外銷售額與主營業務收入的占比逐年上升,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積極向海外市場擴張。
也因此,2023年和2024年,博韜合纖的第一大客戶分別變為了Confidence Infrastructure Ltd.和WESTERN SUPERIOR JUTE INDUSTRIES LTD,兩家公司均來自孟加拉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審核問詢函中,北交所對博韜合纖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和供應商的情況進行了追問。例如,博韜合纖在2022年的第一大客戶為來自德國的Johann Borgers GmbH及其關聯方,但Johann Borgers GmbH在2022年就已經破產。到了2024年末,博韜合纖還核銷了對Johann Borgers GmbH的160.83萬元應收賬款。
在供應商方面,博韜合纖在2024年新增的第一大供應商寧夏潤豐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而其2022年第三大供應商上海延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則在2025年注銷。
此外,每經記者還注意到,博韜合纖在截至2024年末應收賬款最大的客戶為Debonair Padding And Quilting Solution Ltd,對其的應收賬款為1370.88萬元,而Debonair Padding And Quilting Solution Ltd并未出現在博韜合纖報告期內各年度的前五大客戶之列。
今年2月份,博韜合纖成功掛牌新三板。然而,在約4個月之后的6月份,博韜合纖即發布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將2022年至2024年度已披露財務數據進行了更正。同時,博韜合纖還發布了關于公開轉讓說明書的更正,涉及多項公司業務和財務情況的更正。
今年6月24日,博韜合纖還將湖北順衡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順衡”)確認為關聯方并追認關聯交易。
上述公告顯示,博韜合纖實控人張傳武弟弟的兒子張士龍于2025年6月6日通過增資方式取得湖北順衡50%股份;2025年6月10日,張世龍受讓取得原股東王炳坤持有的湖北順衡15%股權。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博韜合纖補充確認湖北順衡為公司關聯方。
圖片來源:博韜合纖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告中出現的名字“張士龍”和“張世龍”并不一致。而在博韜合纖的招股書中,介紹獲得湖北順衡65%股權的交易情況時,博韜合纖用到的名字則是“張世龍”。
不過,天眼查顯示,湖北順衡的新股東為“張士龍”。那么,博韜合纖的招股書、公告以及天眼查信息中披露的名字為何不一致呢?
根據天眼查,湖北順衡成立于2023年12月,其參保人數為0人。招股書顯示,2023年和2024年,博韜合纖向湖北順衡銷售了42.27萬元和725.69萬元,其在2024年還向湖北順衡采購了100.06萬元聚丙烯再生料。根據博韜合纖在新三板披露的公告,公司在2025年預計對湖北順衡發生的關聯銷售金額將進一步上升至2000萬元。
盡管營業收入在報告期內不斷增長,但在報告期內,博韜合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71.26萬元、3964.65萬元和-1821.46萬元,均遠低于同期博韜合纖的歸母凈利潤。
事實上,截至2024年末,博韜合纖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應收款項融資金額分別為1.74億元、0.64億元和0.29億元,總共占到公司資產總額的四成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博韜合纖擬通過本次IPO募資約3.45億元,其中4500萬元擬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與此同時,博韜合纖還擬將1.21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年產2萬噸丙綸短纖及1.8萬噸滌綸纖維項目。
圖片來源:博韜合纖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末,博韜合纖的丙綸短纖和滌綸短纖的產能分別為7.45萬噸和1.40萬噸。也就是說,上述IPO募投項目將為博韜合纖的丙綸短纖和滌綸短纖分別提升產能約26.85%和128.57%。
不過,報告期內,博韜合纖的丙綸短纖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96%、74.20%和70.37%,滌綸短纖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6.38%、50.72%和44.18%。
那么,在產能利用率距離滿負荷尚有不少距離,甚至滌綸短纖的產能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再通過IPO募投項目大幅提升產能,其必要性與合理性何在呢?
對于上述文中提及的疑問,8月6日,博韜合纖在回復每經記者的采訪函中表示,相關問題請參考公司的招股書或后續問詢回復函。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5786134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