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分鐘完成自主點外賣!智譜推出國產云端智能體,C端用戶會買單嗎?

          2025-08-20 17:35:01

          8月20日,智譜發布手機通用Agent——AutoGLM 2.0,通過云端技術實現跨端操作和任務代理,不占用用戶本地設備資源。AutoGLM 2.0能操作40余款高頻應用,完成全流程任務。智譜表示,這是基于其對AGI早期形態的理解,滿足“3A”原則。但國產Agent的長期競爭力仍待檢驗,跨應用操作穩定性、用戶使用習慣、生態建設和付費模式是關鍵因素。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20日,以B端(面向企業)見長的智譜再度在C端發力,拓展C端(面向消費者)Agent(智能體)應用,宣布發布手機通用Agent——AutoGLM 2.0。

          智譜方面將AutoGLM 2.0定義為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手機Agent,以應用形態面向用戶。不同于依托本地化運行的端側Agent,智譜提出的手機端Agent,通過結合Agent與云手機技術,不占用用戶本地設備,即可在任何終端、任何場景下運行,實現跨端操作和任務代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體驗中發現,通過一句話指令,AutoGLM 2.0能夠完成美團點外賣的全流程操作,從打開App、搜索店鋪、選擇商品,到跳轉結賬界面,整個過程大約用時一分鐘。在此過程中,用戶的手機可同時刷視頻或打游戲。

          云端智能體落地手機

          智譜方面介紹,在生活場景中,AutoGLM 2.0可以根據一句簡單指令,操作抖音、小紅書、美團、京東等40余款高頻應用,從點外賣、訂機票,到查房源和預約健康服務。在辦公場景中,能夠跨應用執行全流程任務,從信息檢索、內容撰寫,到生成短視頻、PPT或播客,并直接完成小紅書發布。

          據介紹,AutoGLM 2.0可以理解為給AI(人工智能)配備了“云手機”和“云電腦”,也就是說它在云端工作,而不是占用用戶手機或電腦的資源。用戶在使用其執行任務時,自己的手機可以自由刷抖音、打游戲,它在后臺幫你執行任務。

          8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體驗使用AutoGLM 2.0在美團點外賣,通過接管手機登錄賬號后,下達“在美團幫我點一杯XX奶茶,正常冰不加糖”的指令,隨后,從打開App、搜索店鋪、選擇商品,到跳轉結賬界面,都由“云手機”自行運行,整個過程耗時約一分鐘。

          “AutoGLM得以在國內全量上線,因為它是純國產Agent,并且成本相較于接入國外模型的Agent有了數量級的下降。”智譜方面介紹,AutoGLM 2.0完全由智譜最新開源SOTA語言模型GLM-4.5與視覺推理模型GLM-4.5V驅動,實現推理、編碼、多模態任務及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操作。

          智譜表示,AutoGLM之所以以這樣的產品形態出現,是基于公司對于AGI(通用人工智能)早期形態的理解,即從普通Agent發展到AGI,需要滿足“3A”原則:第一是“全時”(Around-the-clock),也就是AI能夠24小時持續工作,即便用戶離線,它也能自動執行任務;第二是“自主零干擾”(Autonomy without interference),意味著AI可以獨立運行,不占用用戶手機或電腦的屏幕和算力,就像一個平行世界的助手;第三是“全域連接”(Affinity),即突破傳統瀏覽器或應用的限制,能夠跨越手機、電腦、手表、眼鏡、家電等多種設備,直接操作物理世界。

          此外,智譜也同步推出移動端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申請通道及開發者生態共建計劃,邀請更多開發者將Agent能力融入各類硬件設備,共同探索AI與物理世界結合的潛力。

          國產智能體的長期競爭力待檢驗

          在“Agent之年”進程過半時,行業動態卻趨向冷靜。

          年初,Manus引爆Agent概念,邀請碼一度一碼難求,卻在一個月前傳出裁員的消息。與此同時,其官網首頁顯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區不可用”,而此前為“Manus中文版本正在開發中”。Manus方面彼時回應表示:“基于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公司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7月,曾經十分看好Agent應用的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其社交平臺將當前狀況與互聯網早期的個人站長階段作比。“DeepSeek總結的當年從個人站長起步,最終成長為有影響的互聯網公司的案例,今天的AI Agent創業者值得參考一下。”

          有網友在朱嘯虎評論區表示:“問題在于能不能有黏性。終局里,大模型最后一定會吃掉所有Agent,但是很多中間離場的玩家也可以滿載而歸。”朱嘯虎則回復稱:“吃掉90%。”

          在終局里,大模型可能最終吃掉絕大多數Agent,但在抵達終點之前,創業者的機會依舊平等存在。資本和技術的熱潮為智能體創業提供了窗口期,但真正能留下來并跑通商業模式的公司依然有限。

          不過,繼Manus之后,國內Agent產品中,至今未見能有新產品接棒,從而為Agent的熱度續力,技術熱潮和資本投入也未能直接轉化為用戶黏性和可持續收入。

          收入變現與用戶活躍度的波動,使得Agent的商業化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一家Agent創業公司創始人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判斷,未來兩到三年,C端Agent更可能從大廠生態中誕生,而不是新創團隊單點突破。但三年之后,局面很可能會發生變化。就像當年從PC端(電腦端)到移動端的遷移過程中,最初只是PC產品的移動延伸,但真正引爆移動時代的是微信、滴滴、抖音等原生App。

          智譜推出的AutoGLM 2.0,嘗試通過云端執行、跨應用操作和國產大模型驅動,同樣意在能夠觸達國內高頻應用場景,試圖建立一個Agent的“超級入口”。

          盡管如此,國產Agent的長期競爭力仍待觀察。跨應用操作的穩定性、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生態建設和付費模式,都是決定誰能成為最終贏家的關鍵因素。在資本熱潮和技術創新背后,誰能在技術、產品和商業之間找到平衡,將決定這一賽道的格局。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天堂a中文字幕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站zyz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