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3:12:34
尊界S800市場表現超預期,讓江淮汽車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公司股價自年初以來,累計漲幅達39.2%,市值更是突破了千億大關。
8月25晚,江淮汽車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營收193.6億元,同比下降9.1%;凈利潤-7.73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在財報中顯示出一定的短期業績壓力,但其背后蘊藏的結構性轉型與長期增長動能不容忽視。
在整體汽車行業仍處于激烈競爭與價格戰的環境中,江淮汽車通過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等多維度布局,正在逐步構建更具韌性的業務結構。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研發投入達22.16億元,同比增長34.47%,占營收比重提升至11.44%。這一數據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出公司對技術創新和長遠發展的堅定投入。尤其是在與華為合作的尊界項目推動下,江淮正在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江淮汽車的研發投入具有明顯的戰略導向性。公司聚焦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方向,圍繞消費者體驗需求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江汽集團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項興初在與央視撒貝寧的對話中坦言:“我們去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了8%,今年在去年基礎之上還在繼續提高,超過了10%?!?/p>
項興初認為,在智能能源的巨大變革面前,傳統的那種商業模式已經不適應,必須要用新的商業模式。江淮和華為的合作,實際上是雙方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關系。
5月30日晚,江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超豪華品牌尊界首款車型——尊界S800正式上市,推出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形式共四款車型,售價區間為70.8萬元至101.8萬元。新車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臺,67天突破10000臺,87天訂單突破12000臺,6月18日正式批量投產。
尊界S800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銷量數字上,更標志著江淮汽車品牌向上的重大突破。該車型平均成交價高達95萬元,頂配版“星耀行政版”占訂單總量的70%,成功打破了國產汽車品牌的價格天花板,證明了中國車企在高端市場同樣具備競爭力。
“豪華車市場競爭格局好,市場集中度高且自主品牌少,鴻蒙智行與江淮賦予尊界科技、品牌、品質的稀缺性,江淮汽車有望因此成為極稀缺的豪華車標的?!比A創證券在其最新發布的研報中分析稱。
此外,江淮汽車在商用車和出口市場同樣表現穩健。1~7月皮卡銷量突破3.6萬臺,新能源輕卡銷量同比增長46%,新能源重卡交付量同比增長超180%。國際市場方面,江淮成功打造5個年銷超萬臺市場,形成2個年銷8萬臺地區,中高端輕卡出口連續十四年位居行業第一。這些成績為其整體營收和利潤提供了穩定支撐。
在外界看來,盡管江淮汽車短期財務數據可能因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等因素承壓,但尊界S800的強勢表現以及后續MPV、SUV等車型的陸續推出,將為江淮帶來更強的盈利能力和品牌溢價,推動長期業績持續改善。
尊界S800的背后,是江淮與華為深度合作的成果。
江淮汽車與華為的合作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從單一車型合作擴展至研發、制造、供應鏈、能源、數字化等多個領域,形成深度綁定的生態型合作關系。這種“不是握手,而是擁抱”的融合模式,正在為江淮帶來前所未有的技術賦能與組織變革。
在研發端,江淮為尊界項目組建了超5000人的研發與交付團隊,成立上海研發中心,并與清華、中科大、同濟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與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團隊攻關前沿技術。在制造端,江淮與華為聯合打造了國際標桿智能工廠——尊界超級工廠,依托華為iDME技術實現數字孿生,每秒采集30萬條數據,實現生產流程的持續優化與自我進化。
不僅如此,這種深度合作還正在向更多領域擴展。4月22日,江淮汽車與華為數字能源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6月17日,雙方再次簽署協議,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商用車超快充技術、企業數智化及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深化合作。
資本市場對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認可。2025年以來,東吳證券、信達證券、中航證券、國信證券等紛紛發布研報,給予買入及增持評級。機構普遍看好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的長期價值,認為60萬元以上乘用車市場國內銷量中樞約45萬輛。
華創證券測算,尊界S800單車凈利潤達12.4萬元,年貢獻凈利12.4億~18.6億元,輕松覆蓋虧損。1.2萬輛訂單營收超100億元,占江淮汽車去年總營收24%。長期來看尊界銷量有望達10萬輛/年,將為公司帶來顯著的業績貢獻。
江淮汽車已成為2025年資本市場的“新寵”,這背后反映的是市場對公司轉型戰略的認可,以及對華為賦能下品牌高端化突破的期待。公司股價從年初38元/股上升到52元/股,市值更是一度沖破1146億元,從安徽車企第7名躍居第4名,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期。
尊界S800的成功只是開始,隨著后續車型的推出與合作生態的深化,江淮汽車有望在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中占據重要位置,成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的新力量。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