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21:47:39
中國平安總經理謝永林表示,“報行合一”政策對代理人傭金影響可控,平安代理人收入領先。公司已落實經營策略,個險和銀保渠道儲備24款主力產品應對市場變化。平安加大權益投資,重點布局高分紅價值股和新質生產力成長股,通過“資本+能力”模式開展投資,覆蓋新能源、AI等領域。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廖丹
市場利率下調和全面“報行合一”政策的深化,對以平安為代表的頭部公司來說影響幾何?8月27日業績發布會后,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報行合一”對代理人傭金影響可控,平安的代理人收入仍處于行業領先。據透露,平安已在產品端和渠道端落實經營策略,目前個險和銀保渠道已規劃為三季度儲備24款主力產品,持續豐富升級產品體系,滿足客戶及隊伍發展需要。
加大對權益市場的投資,新質生產力成長股和高分紅價值股是平安作為中長期資金重點布局的兩大方向。謝永林在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新質生產力投資,需要“內外兼修”,來平衡風險和收益,目前平安通過“資本+能力”模式開展新質生產力投資,目前已經覆蓋新能源、AI、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
8月27日,中國平安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規模保費3901.86億元;新業務價值223.35億元,同比增長39.8%,其中,代理人渠道仍實現新業務價值兩位數增長,代理人收入為9898元/人均每月。
個險“報行合一”政策深化對代理人將有何影響?謝永林表示“影響可控”。在其看來,平安的代理人收入仍處于行業領先。針對個險“報行合一”政策,公司對主力銷售產品開發了高傭金和高客戶利益兩個版本,匹配業務員不同需求。“高傭金版傭金水平與之前持平,以保證業務員收入;高客戶利益版適當降低傭金,以應對市場競爭。”他還稱,平安獨特的綜合金融協同模式,可以增加代理人收入。
人身險預定利率進一步下調,對三季度新單保費也將產生負面影響。對此,謝永林表示,平安也已經在產品端和渠道端落實經營策略,幫助隊伍和產品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在產品端,進行產品升級和結構優化。圍繞“轉分紅、拓年金、強醫療”的產品策略,持續豐富升級保險產品體系。目前個險和銀保渠道已規劃為三季度儲備24款主力產品,包括17款個險渠道產品和7款銀保渠道產品。
“9月利率換擋后,財富養老類產品將全面轉向分紅型,保障類產品也將逐步豐富分紅型的供給。銷售驅動方面,對分紅險傭金做相對資源傾斜,增加分紅險占比考核權重,強化分紅險產品培訓。資負匹配方面,分紅型產品提前布局建立多賬戶體系,提升分紅險競爭力。”謝永林在介紹“轉分紅”策略時提到,上半年分紅險占個險新單比已提升至四成左右。
在渠道端,多元化渠道協同發展,并深化代理人高質量轉型。一是持續推動代理人渠道、銀保渠道、社區金融服務等多元渠道協同發展,并對代理人進行考核引導及加大培訓;二是公司持續深化代理人高質量轉型,圍繞“做優—增優—育優”的發展體系,持續提升優質新人留存,改善隊伍質態。
今年以來,平安不斷增持銀行和保險等H股并觸及舉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從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看,今年上半年,包括股票和權益基金的權益資產賬面價值7784億元,較年初增長2076億元,占比提升2.7個百分點至12.6%。在公司不斷加碼權益投資的同時,上半年權益投資收益率達到13.05%,同比增長672個基點。
對此謝永林表示,資本市場是保險資金重要的配置板塊,監管也鼓勵長期資金入市,目前的政策環境和市場估值,對于險資而言,處于較好的配置時期。平安對銀行、保險等“紅利”股的相關投資屬于財務性投資,是看中其低波動、高分紅的特質,是險資權益投資組合的常規操作。“國有大行平均股息率在4%以上,投資收益可觀。”
談及對資本市場的看法,謝永林認為,上半年股市表現突出、趨勢向好,體現出中國經濟的企穩向好態勢。得益于國內政策紅利、科技產業化發展、股市估值區間仍然較為合理等利好因素,資本市場未來仍然存在一定的結構性機會。
今年5月,平安獲批設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毅持盈),恒毅持盈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壽定向發行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首期基金規模300億元。目前該私募基金還在履行中基協注冊、基金備案等程序,爭取盡快開始投資運作。
據悉,恒毅持盈將重點布局符合政策導向和險資配置需要的優質上市公司股權,在謝永林看來,銀行股符合險資風險偏好:國有大行長期經營穩健,呈現低波動、高分紅的特點,與保險資金長久期、穩收益、低波動訴求高度契合。“除了銀行股之外,其他股息率高、經營穩定、分紅政策穩定的行業板塊,平安也都在持續關注和研究。”
除了高分紅價值股,對新質生產力的投資也是權益投資的重要方向。不過,謝永林在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新質生產力投資,需要“內外兼修”,來平衡風險和收益。
一方面,優化內部機制、提升投資效率。優化內部投決流程和風控模型,做到更匹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特點。給予適度的容錯空間和長周期的考核機制,在總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增強保險資金對新質生產力的配置動力。
另一方面,在外部要構建“資本+能力”生態,提升投資收益和效率。“我們跟國內很多頭部投資機構合作。平安發揮資金能力,市場機構發揮找資產、管資產的專業能力,通過“資本+能力”模式開展新質生產力投資,目前已經覆蓋了新能源、AI、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謝永林還表示,未來這個生態還要擴展到產業鏈核心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將培育耐心資本所需要的相關要素聚集起來。
今年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關于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明確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開展黃金投資試點。作為首批試點險企,平安人壽于今年3月完成首單黃金交易,在低位逐步配置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貨實盤合約。目前正在試點開展其他可投資的黃金業務。
談及險資配置黃金的動向,謝永林指出,黃金為險資提供了多元化配置和風險對沖的新工具,從分散投資風險、優化組合結構角度出發,平安已經將黃金納入年度及中長期戰略資產配置計劃。“當前,在全球貨幣超發、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的趨勢有望延續,看好黃金的中長期戰略價值。”
“險資規模大、久期長,要堅持戰略定力,嚴格執行中長期戰略資產配置計劃,匹配資產負債、防范投資風險。”謝永林補充道,公司堅持“戰略定力、戰術機動、均衡配置”的投資策略,在結構上堅持啞鈴型均衡配置,平衡價值股和成長股,并對優質高分紅資產計入OCI(其他綜合收益),平滑收益率波動,控制投資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