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5-10-31 20:14:00
10月31日,2025中華文化天府論壇在成都繼續進行,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觀點研討持續深入。在“共生: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市民共建共享”平行論壇上,“世界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創新管理”圓桌對話開展。南方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講席教授唐際根與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副處長謝瑩瑩、泉州市住建局名城保護管理科科長李溢海、樂山大佛管委會副主任朱麗麗、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部副部長徐軍,圍繞文化遺產如何融入城市肌理、實現與市民生活共生等議題進行對談。

對話中,朱麗麗率先分享了樂山大佛的實踐經驗。樂山大佛是“山佛一體”的世界遺產,過去曾面臨遺產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當地采用“三個統一”的解決方案——統一管理機構、統一執法權限、統一規劃建設,還完成13家污染企業與23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把城市交通對遺產的污染降到最低。她特別提到,為讓市民深度參與,當地成立西部首個文化遺產地保護基金會,募集600余萬元資助保護項目,更用球幕電影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讓遺產既守護生態,又串聯市民生活與城市文旅?!懊髂晔菢飞酱蠓鹕赀z30周年,我們邀請大家來看看遺產地的發展新面貌。”
徐軍以都江堰為例,分享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共生”經驗。他分享道,都江堰不僅是靜態古跡,更是滋養3000萬城鄉居民、灌溉1165萬畝土地的“生命工程”?!斑^去因管理機制分散、遺產邊界模糊,保護工作或許走了彎路。”他介紹,如今都江堰已高規格成立遺產保護管委會與研究中心,還搭建專家庫、人才培育基地,讓世界遺產與城市融合共生。
此外,謝瑩瑩、李溢海也分享了重慶與泉州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留魂留鄉愁”的實踐經驗。對話尾聲,唐際根總結道,世界遺產與城市發展共生,關鍵在“保護為基、共建為要”,唯有讓文化遺產扎根城市、連接市民,才能實現真正的永續傳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