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4 09:57:44
11月4日,恒生指數低開0.04%,恒生科技指數跌0.19%,隨后翻紅企穩。有色金屬板塊走弱,內銀、醫藥行業走強,新能源題材活躍。
港股科技板塊雖面臨短期調整,但其內在的長期向上趨勢并未改變,當前階段或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布局機遇。AH股溢價指數已從年初的40%高位顯著回落,無論是通過港股通南下的內資,還是開始回流的國際資本,都在用實際行動填平曾經的估值洼地。
展望未來,港股科技板塊正處在“天時地利”的有利環境中。“天時”體現在全球宏觀東風漸起與內外資持續流入的共振;“地利”則在于其占據AI產業高地并擁有顯著的估值優勢。盡管市場情緒難免反復,導致短期出現震蕩,但基于上述核心支撐,板塊整體“下行有底,上行有空間”的震蕩上行格局預計將延續。
因此,每一次因市場情緒或短期因素引發的回調,對于未能及時上車的投資者而言,都可能是一個以相對合理價格買入中國科技核心資產的良機。投資者需要做的,是保持理性,忽略短期噪音,關注產業長期發展趨勢,以把握中國經濟轉型和科技革命所帶來的確定性機遇。
【港股科技相關ETF】
覆蓋科技全產業鏈——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