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6 07:28:36
華為UCM推理記憶管理技術正式開源;
我國首臺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臺式化儀器成功研制;
北京、天津、河北聯手打造超2000億元產業規模北斗時空產業集群;
工信部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及賦能新型工業化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
北京擬設立腦機接口專項孵化基金,打造中關村(昌平)腦機接口產業集聚區;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
NO.1 工信部: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及賦能新型工業化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
1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及賦能新型工業化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的通知,任務內容:面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產品裝備、共性基礎支撐等重點方向,發掘培育一批技術創新強、應用落地快、典型示范好的關鍵技術和產品,加快人工智能與工業深度融合應用,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
NO.2 我國首臺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臺式化儀器成功研制
11月4日,安徽國科量光技術有限公司在合肥發布國內首臺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臺式化儀器,標志著我國在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實現重要突破,為關鍵檢測技術自主可控再添“國產力量”。該產品采用激光等離子體技術,成功實現高亮度短波長光源的臺式化突破,具備可規模化生產、占地面積小、成本較低等優勢,對傳統同步輻射大科學裝置提供了有益補充,有望為我國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型產業的發展提供全新技術手段。
NO.3 華為UCM推理記憶管理技術正式開源
近日,華為針對AI推理加速的關鍵技術——UCM(Unified Cache Manager)推理記憶數據管理正式宣布開源。UCM以KV Cache多級緩存和推理記憶管理為中心,通過推理框架、算力、存儲的三層協同,破解長序列推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難題,為企業提供更優的AI推理體驗。
NO.4 北京:擬設立腦機接口專項孵化基金,打造中關村(昌平)腦機接口產業集聚區
11月5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制定了《關于支持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依托北京腦科學和類腦研究所等形成的成像、加工、檢測、計算等平臺能力,設立腦機接口專項孵化基金,打造中關村(昌平)腦科學與腦機接口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國際醫療器械城,打造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高質量建設中關村(昌平)智能眼科醫工產業園。
NO.5 北京: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聯合大模型企業掛牌AI實體醫院
11月5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制定了《關于支持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夯實AI+醫藥健康要素基礎。鼓勵醫療機構、高校院所、企業共建醫療健康高質量數據集,強化多組學、臨床試驗、健康診療等數據整合和共享利用。積極推動生命園三期等重點區域部署建設生物醫藥領域專業化智算設施,區域聯動為昌平區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對符合條件使用智能算力的企業,通過市級算力券予以補貼。
NO.6 北京、天津、河北聯手打造超2000億元產業規模北斗時空產業集群
11月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推進北斗時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力爭到2027年,推廣應用各類新型北斗獨立定位終端產品80萬臺(套)以上,三地實現北斗應用總規模達到500萬臺(套),引育行業頭部企業10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0家,打造超2000億元產業規模的北斗時空產業集群。
NO.7 宇樹科技王興興:當下具身機器人發展階段類似于ChatGPT發布前的1—3年左右
11月5日,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興興在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合作”分論壇上表示,具身機器人當下及未來最關鍵的核心要素是機器人大模型,目前的發展階段類似于ChatGPT發布前的1—3年左右。他表示,個人預計國內智能機器人領域單家企業平均增長率在50%—100%。
NO.8 鴻蒙、麒麟、昇騰齊亮相,第二十七屆高交會聚焦科技創新
11月5日,深圳召開的第二十七屆高交會預計展覽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將設置國之重器、重大裝備、人工智能、機器人、集成電路、消費電子、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等22個專業展區,預計專業觀眾超過45萬人次。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局長表示,對于“十五五”聚焦的ICT和軟件領域,以鴻蒙生態服務公司、光明實驗室為代表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將重點展示鴻蒙操作系統、麒麟等體系的最新成果,展示開源鴻蒙技術的創新場景及昇騰、自主可控技術等產業生態成果。
NO.9 優必選中標“自貢數投人形機器人數據采集中心項目設備采購
據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11月4日披露信息,優必選中標“自貢數投人形機器人數據采集中心項目設備采購”,中標產品為優必選最新款可自主換電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Walker S2,采購金額達1.59億元。該訂單預計在11月完成交付。此次中標是繼9月份2.5億元訂單后,優必選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斬獲的第二大訂單。截至目前,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全年已累計突破8億元訂單。
NO.10 工信部姚佳:支持國內外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姚佳11月5日在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合作”分論壇上表示,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態,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新一代超級終端,將深刻變革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下一步將加快布局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支持國內外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加快突破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