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11-07 20:57:01
“這份榮譽沉甸甸。”11月6日,在2025四川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暨知名川商瀘州行活動現場,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劉剛領到獎牌后感慨道,過去一年,藥品降價、競爭加劇讓藥企普遍面臨更大壓力,能闖進百強榜,很不容易。
“難”是當前民營企業的共同感受。然而,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四川民營企業迎難而上。百強是四川民營經濟的“領頭羊”,榜單是觀察四川民營經濟發展的一扇窗口。當前,四川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哪些新趨勢?上榜企業又靠什么實現逆勢增長?
看發展特征:入圍門檻攀升,制造業成絕對主力
“要進入榜單更難了。”多家民企負責人直言。2025四川民企百強榜以2024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門檻,今年的入圍門檻已達到39.45億元,較上年提升近2億元。
同時,榜單席位爭奪白熱化,新老更替加速,今年共有15家新晉企業,這也意味著有15家企業出局,落榜者多集中在家居、食品加工等傳統行業,新晉企業則主要聚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

比如,時代長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首次上榜便位列第76位,這家由長安汽車、深藍汽車與寧德時代聯手成立的企業,隨著產能釋放,2024年營收達52.05億元。
今年榜單還呈現“強者愈強”的特點。營收超千億企業達3家,分別是通威集團有限公司、其亞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較上年新增1家。
其中,其亞集團去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排名從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該公司以鋁基、硅基、現代煤化工、能源、礦業為主營業務,產業布局橫跨四川、新疆、貴州、云南等多個省區。
“我們始終以‘產業鏈’思維統領全局。”其亞集團總經理黃洪介紹,公司縱向深耕鋁基產業鏈,從電解鋁向上游延伸至氧化鋁、鋁土礦,還從氧化鋁生產副產品赤泥中提取稀有金屬實現價值倍增;橫向拓展硅基新產業鏈,切入光伏新能源賽道。
榜單另一大趨勢是制造業主體地位凸顯。今年百強榜單中的制造業企業達73家,較上年增加1家,營收總額1.39萬億元,占百強總營收的80.3%,較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1家)、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0家)、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8家)等領域。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十四五”以來,四川深入推進工業興省制造強省,積極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加快推動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和“15+N”重點產業建圈強鏈,產業基礎不斷夯實。
“政策資源向這些優勢產業傾斜,助推民營企業成長崛起。”四川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四川大學上市公司發展與競爭力研究所所長曹麒麟表示,同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縱深推進,促進跨區域產業鏈整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看發展動能:數字化轉型提速,戰略性新興產業成布局重點
當天發布的《2025四川民營企業1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轉型升級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百強企業中,超過50%的企業已完成或正在推進數字化轉型,74家企業實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比如,四川冶控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廢鋼電爐短流程鋼鐵企業,持續推進綠色轉型與數智化升級,實現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同時,積極布局釩微合金化、氫冶金等前沿技術領域,推動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綠色化方向升級。2024年營收達53.44億元,位列榜單第七位。
科技創新是民企發展的核心動力,這在醫藥制造企業中尤為突出。
首次上榜排名第60位的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靠的就是戰略轉型與硬核創新。2011年以來,公司從仿制藥轉向創新藥,前瞻性地避開了行業內競爭較為激烈的單克隆抗體領域,押注難度更大、壁壘更高的雙特異性抗體、四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ADC)。
2023年12月,公司與國際藥企巨頭BMS(百時美施貴寶)就雙抗ADC產品iza-bren達成總額84億美元的合作,成為全球ADC領域單個資產總交易額最大的全球戰略許可及合作交易。2024年公司營收58.23億元,同比增長936.31%。公司股價也一路攀升,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成為四川新首富。
“創新藥的研發就是要全力以赴。”朱義日前接受川觀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另一家藥企——康弘藥業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2.53%,今年位列榜單第91位,較去年提升7位。“業績增長離不開創新驅動。”劉剛介紹,近五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近20%,核心單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為自主研發一類生物新藥,打破國外壟斷,去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目前公司已布局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ADC藥物等前沿領域,多款創新藥已進入臨床階段。
梳理榜單還可以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54家百強企業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20家涉足新能源產業,18家涉足新材料產業。

榜單新晉企業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主營鋰電池負極材料,得益于下游動力電池、儲能市場需求增長,公司訂單量持續走高,去年營收達43億元,排名第94位。
“尤其今年下半年,產線滿負荷生產。”公司外部事務負責人趙繼偉表示,盡管當前鋰電行業面臨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但公司母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鋰電負極材料龍頭企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投產當年即實現盈利。同時,受益于眉山良好的營商環境,當地在政策、要素保障上給予大力支持,助力公司快速落地達產。
近年來,四川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幫助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效率。“百強企業正通過數字化、綠色化和新興化,全面塑造面向未來的發展新優勢。”省工商聯主席唐燕表示。
看發展潛力:與第一梯隊仍有差距,外優環境激活發展動能
近年來,四川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切實降低民營企業融資、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去年9月,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部署開展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門檻、拖欠企業賬款、侵害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涉企違規收費罰款、涉企執法檢查“五個專項治理”,下決心、花大力氣破解全省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讓廣大民營企業放心經營、安心發展。
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全省民營經濟穩中有進。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72萬億元、同比增長5.5%,與全省GDP增速持平;全省民間投資增速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民營經營主體總數達到913.2萬戶、同比增長2.9%。
各地也紛紛打出“組合拳”,激活民營經濟新動能。從區域分布來看,百強企業分布于全省16個市(州),其中,成都、宜賓、德陽上榜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名,分別是42家、10家、9家,綿陽、眉山較上年各增加2家。

“總的來講,百強企業的分布中,成都一馬當先,頭部地位穩固,多個市(州)在數量、規模或效益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經濟發展呈現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唐燕表示。
不過,置于全國“坐標系”觀察,四川民營企業仍有追趕空間。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入圍企業107家,江蘇90家;四川上榜11家,雖位列西部第一、全國第11位,但與第一梯隊相比,仍存在著不小差距。
此外,《報告》還顯示,百強企業營收總額、凈利潤總額、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國內市場需求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是影響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差距意味著發展潛力。”曹麒麟建議,要進一步穩定政策預期、健全法治保障體系,破除制度性壁壘、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同時,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例如,給予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人才培訓、項目對接等服務,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制定出臺更多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務實舉措,充分發揮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作用,打造全天候高效服務的民營企業之家,服務保障全省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來源《2025四川民營企業100強調研分析報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