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13:29:03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黃博文
繼小鵬匯天推出陸地航母之后,低空行業又迎來新型飛行器載體。
11月22日,峰飛航空在蘇州昆山淀山湖上,首次展示了“海空一體低空經濟解決方案”。該方案包括“水上機場”和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其中,“水上機場”采用純電驅動,寬大的甲板可以作為起降平臺,并且鋪設光伏板,船艙則作為候機廳和機務室。
當下,eVTOL發展迅速,各大廠商紛紛推出各類構型飛行器。不過,地面基礎設施的發展卻相對滯后。
東北證券認為,低空產業發展初期,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是行業規范化發展的前提。低空基礎設施包括地面基礎設施、低空公共航路、運行基礎設施等。當前eVTOL產業處于發展初期,在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的市場之前,仍然面臨著較多挑戰,包括技術因素、地面基礎設施、城市低空交通管理等。
在此背景下,億航的解決方案是發展小型eVTOL,把最大起飛重量控制在噸級以下。據了解,億航最新推出的復合翼構型飛行器,最大起飛重量為950千克。小型化的好處是可以令起降地點有更多的選擇。
相比推行小型化的億航,峰飛航空旗下飛行器更大,其貨運航空器凱瑞鷗最大起飛重量為2噸,載人飛行器盛世龍最大起飛重量為2.2噸。
為了解決大型eVTOL起降難題,峰飛航空的解決方案則是推行“水上機場”。
峰飛航空認為,“水域+低空”聯動的方案將低空基礎設施延伸至廣闊水域,解決低空起降“選址難、部署慢、運維繁”等痛點,加速低空經濟規模化應用從藍圖走向現實。
峰飛航空電氣首席技術官姜丹表示:“國內高鐵、高速、5G網絡等基礎設施已經十分完善,但在一千米以下的低空層幾乎是空白。我們要做的,是將(低空)飛行變成像水、電、網絡一樣的基礎設施服務。一個國家擁有幾千座通航機場和幾百座通航機場,其低空(飛行)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他還表示:“中國的水域非常廣闊,水上機場可以使我們不再依賴少數(陸地)固定機場。水上機場可以像(移動)通信基站一樣,按需布點,靈活調度。”

峰飛航空的“水上機場” 和eVTOL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