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猜大盤薦金股 券商年度策略報告緣何陷尷尬

          2010-12-18 03:54:39

          每經記者  曾子建

                  12月16日,中信證券年度報告會在桂林召開。同一天,廣發基金投資總監朱平在微博中說:“股市有一個測不準定律,意思是說未來是無法預知的,比如今年底大部分券商都比去年這個時候要謹慎,那么明年的股市很可能比今年要好。”

                  這是一位資深投資人對券商預測點位的看法。或許,券商的觀點,已經被部分投資人當成了反向指標。

                  有人統計,券商年度金股七成不及格;年度投資策略預測來年點位,同樣被指“已成笑話”。每年年末,券商的年度報告會幾乎已成一場鬧劇,但即便如此,券商依然樂此不疲。

                  那么,券商的尷尬究竟從何而來?  

          A

          大淪陷!揭秘金股變熊股三敗因

                  首先來看看為何券商年度金股大多淪落為熊股。總結下來,大致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導致券商金股難以在一年中真正金光閃閃。

          敗因一:屁股決定腦袋

                  券商金股,往往都由各家券商不同行業的分析師推薦,然后組合打包在年度策略報告中。而每年年度策略報告會的參與者,幾乎都是各家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說白了,這份年度策略報告服務的對象,其實就是機構。既然是為機構服務,分析師的屁股自然坐到了機構一方,自然腦子里所想的,也是如何迎合機構的“口味”。于是,一只又一只不及格的金股就這么誕生了。

                  某私募基金負責人王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我還會去參加一下報告會,但這兩年根本不去了,因為缺乏新意,推薦的股票猜都猜得出來是哪幾只,沒意思。”

                  “你可以統計一下,去年有多少券商推薦招行、萬科、平安、保利,但這些股票多半都沒什么表現。”王先生抱怨道,選擇這些白馬股本身并沒有錯,因為這些票都是機構重點配置的,你如果不推薦,那些基金會有意見的。“如果券商的客戶都不滿意了,那他們今后也就不用再工作了。”

                  某券商分析師也表示,其實券商研究所并不指望金股能夠出彩,只要整體表現能夠好于大盤就行了,因此選擇白馬股還是相對可靠,如果選擇冷門股,風險可能更大。

                  然而,如果遇到大牛市,這樣推金股顯然錯不了。可惜遇到今年這種調整市道,顯然白馬股只能淪落了。

          敗因二:只看基本面

                  對于券商金股淪為業界笑柄,深圳某券商煤炭行業研究員覺得有些委屈:“如果單從股價表現來評判金股,認為我們推薦的股票不好,那是太過片面了。因為我們推薦的每一只金股,都是經過嚴密的基本面分析,通過層層論證,最終大家集體篩選出來的。從基本面來看,券商的金股都是自己認為最好的才推薦。”

                  然而,投資股市的確就是這么現實——大家看重的只是股價表現。但決定股價表現的,顯然不僅僅是基本面,更為重要的還有上市公司所涵蓋的某種預期,說白了,就是是否存在被炒作的題材。

                  從2010年的個股表現來看,預期的重要程度顯然超過了基本面。今年表現最好的,正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個股。而這些個股,雖然基本面還沒有表現出過人之處,但良好的預期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

                  而在去年底,券商推薦的金股,卻主要集中于金融、煤炭、食品飲料、醫藥、機械設備、房地產,甚至是鋼鐵等傳統行業。

                  或許正是看到了新興產業股票今年的表現,各大券商推薦的2011年金股,開始向新興產業領域傾斜,但仍然有部分券商將金股集中在傳統領域。那么,究竟基本面和預期哪一樣更重要,顯然只有明年底的這個時候才能知道了。

          敗因三:金股難靠譜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一私募人士李先生聊天時,問其明年有沒有看好的年度金股。該人士直言:“現在還看不出明年的大牛股,所以不敢亂推。小市值股票股價都已經不低了,而大盤股可能繼續遇到緊縮年,如果沒有超級寬松的環境,難出牛股。”

                  他還表示:年度金股這種說法本來就不靠譜,再牛的分析師都不敢肯定一只股票能在一年中持續走牛,所以推薦年度金股必然面臨較大的風險。

                  “從炒作投資的角度來看,在調整市道下,機構多數時候都采取波段操作的策略,就算有持續上漲的個股,也很難有機構從頭‘吃’到尾,”李先生表示,“至于券商之所以年年都要推薦金股,其實還是出于滿足客戶的需要。”

                  據李先生透露,從經驗看,如果券商影響力足夠大,那么在金股出爐時,這些金股的確會有短線表現,而這些個股,很可能是券商客戶已經持有的個股。但是從長期來看,短期上漲之后,這些客戶還會不會長期持有這些金股,就很難說了。

          B

          不靠譜!點位預測屢失水準

                  除了金股的推薦屢屢遭人詬病,券商年度策略報告對來年股指點位的預測也是頻頻失準。作為年度策略報告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內容,對股指點位的判斷,可謂是一份策略報告的重點。但是,為何不靠譜的預測還是年復一年地產生?

          方式多樣

                  首先,還是來看看券商年度報告究竟如何對明年的大盤點位進行預測。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最主流的做法,是根據對上市公司整體的盈利進行預測,并給予一定的市盈率倍數,然后判斷明年大致的價值中樞點位。

                  接下來,再根據第二年的宏觀政策,流動性寬松情況,人民幣匯率走向,全球經濟發展狀況等多種因素進行預測,從而對來年大盤點位進行調整,并最終得出一個相對寬泛的點位區間。

                  有些券商還會根據對不同時點、管理層可能采取的調控手段,預測第二年指數在不同季度可能出現的走勢。如中信證券在2011年年度策略報告中指出,明年一至四季度的市場走勢將呈現上漲-下跌-修復-上漲的過程。中信證券預計2011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22%,并給出了上證指數相應的估值中樞為3500點。

                  當然,券商數量眾多,研究方法也不少,有些策略分析師也喜歡通過技術分析來判斷第二年的大盤走勢。如長江證券,他們更喜歡通過周期理論來判斷行情走勢,長江證券判斷明年可能是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因此,市場值得期待。

                  此外,判斷點位的方法還有很多,甚至,有些券商居然先定下點位,然后再來找論據支持。據了解,某券商的年度策略報告,就是研究所所長先定下一個點位區間,下面的分析師再在這個基礎上尋找相應的論據來支撐,最終形成年度策略報告。

          政策難料

                  對于券商研究員來說,要想準確預測來年的大盤運行點位,其實比登天還難,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最終的結果都可能是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國外研究機構幾乎都不預測點位。

                  “點位預測不準,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政策的出臺難以把握,”一位已經轉投券商自營部門的前策略分析師表示,“現在我們的管理層,出臺調控政策往往出其不意。當大家都在預計要加息時,偏偏就不加息;而當大家都預期可能只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時,加息又來了,還連續加。你說,這樣的政策如何能預測得準?”

                  除了對政策的預期把握不好外,對國際經濟形勢的預期也是難以把握的。比如,2007年底各大券商年度策略預測2008年大勢時,盡管還是有不少券商看清楚了要調整的大方向,但卻都沒有預計到次貸危機的殺傷力有如此之大,因此,對大盤下跌空間也是遠遠沒有想到的。

          “態度問題”?

                  如果僅因為對政策的把握不好,導致預測大市屢屢失準,還情有可原。因為起碼大方向不會錯,只是具體點位存在一定偏差而已。但是,如果經常出現預測極為離譜的情況,那可能就不是技術性問題,而是“態度問題”了。

                  牛市中,東方證券曾經認為大盤要漲到8000點,在當時的環境下,或許分析師只是一時頭腦發熱。但去年,卻還有券商認為今年大盤將漲到5000點,6000點,這難道僅僅是對政策的把握不準?

                  其實,就像推薦金股一樣,券商策略分析師服務的對象,主要還是基金、保險、社保等機構。而對這些機構來說,目前依然是只能通過做多才能賺錢,通過股指期貨做空,也多數是套期保值。因此,不論是券商分析師,還是機構,大家對股市的愿望,還是都希望漲,即便是做空股指期貨的機構,其實骨子里還是希望股市上漲的。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遇到相對較強的市場,券商在發布年度策略報告時,往往會來個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才能達到券商需要的效果。

                  這一次,券商們能不能看準明年的大盤?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免费视频综合在线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