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10:02:07
僅一天就砸出上百份研報,絕無僅有的海量一下子點燃了市場炒作的熱情。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在各券商出具的相關行業中,大多數的評級都是中性或者偏利好,僅有少部分被認為是受到了負面影響,比如在本周一曾被國信證券點名的核電板塊,但偏偏該板塊在二級市場竟也表現出“積極配合”的走勢,讓人不禁莞爾。另一方面,本周“每日一新”的熱點轉換,在讓人應接不暇的同時,也考驗著各券商研報的成色。經過篩選,《每日經濟新聞》發現,本周有六大板塊,在券商研報的呼喚中應聲而起。在日本地震這一特殊背景下,它們到底有著哪些優勢呢?
核污染成心病 國信一語成讖翻開各大券商對地震的宏觀策略報告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本來大多數券商在周一還一致認為地震只會在短期內對市場構成沖擊,并不會改變中長期的趨勢,但僅僅過了兩天后,就很少從券商的報告中再看到類似的評說,而導致如此大轉變的“罪魁禍首”正是核泄漏。
公開信息顯示,3月12日~15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號、3號、2號和4號機組先后發生爆炸,對此日本首相發表電視講話稱日本可能面臨災難性的核泄漏事故,受損核電站還有進一步放射性物質泄漏的可能性,并呼吁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20公里半徑的居民離開避難,30公里半徑的居民不要外出。
從周一的研報來看,大多數券商對這一事態的惡化都估計不足,而國信證券分析師周炳林卻是在少數一方。周炳林早在3月14日的研報中就對此表現出了擔憂情緒,并認為中國核電發展戰略的前景恐怕將面臨較大規模的重新評估,從而使核電項目的投資、審批等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周炳林表示,本次地震引發日本核電大面積的自動停止運營,特別是機組發生爆炸、核泄漏確認和疏散半徑擴大之后,中國核電原有的高成長預期將面臨較大的挑戰,而中國發展核電的決心是否改變仍有待繼續觀察。
事實證明周炳林的擔憂并不是杞人憂天。3月15日,德國在壓力下宣布暫時關閉在1980年以前投入運營的7座核電站之后的第二天,中國也決定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并且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前述報告由此一語成讖。
另一家鮮明指出核污染超出了市場預期的興業證券隨后也發布研報稱,本次核輻射危機和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不同的地方是:廣島、長崎原子彈是空爆而非地爆,直接殺傷力大,而對土壤、水的污染小,且當時人們對于核輻射危害的認識性也不強;而此次發生泄漏的核電站還沒完全停止運轉,存在惡化的可能性,一旦成為現實,將對空氣、土壤、地下水構成長期的核污染危害,目前后續情況仍待觀察。
受到擔憂情緒的影響,在A股二級市場上,相關個股如東方電氣、中核科技、東方鋯業等在本周遭遇大幅下挫,3只個股周累計跌幅均超過了14%。
除了核污染的不確定性外,限電同樣是縈繞在券商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另一大陰影。
來自華泰聯合、中金公司等研報中的觀點認為,電力供應短缺對于日本和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這是由于地震和海嘯造成大量核電站和常規電站的停止運轉,并將對于日本電子、汽車、機械、鋼鐵等諸多行業造成比較嚴重的沖擊,日本經濟因此在未來的一兩個季度內會面臨下行壓力,這對于以日本企業為主要供應商或下游客戶的一些A股上市公司可能造成不利。但同時,對于國內一些替代性較強的行業,比如鋼鐵建材和部分電子產品,則構成利好。
應聲而漲 多家券商成“神算子”風險提示盤點完畢,再來看看券商分析師們對市場交易機會把握的功力吧。
近期市場挖掘熱點的興趣空前高漲,圍繞著地震這一主題的題材也是不斷翻新。記者在統計中發現,鋼結構、化工、防輻射概念、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在本周走勢獨立,儼然是最“親近”地震這一題材源的熱點,而這些熱點也均伴隨著券商研報的“提點”。
鋼結構 申銀萬國分析師王勝認為,由于鋼結構輕質高強、延性好、滯回特性好,使得鋼結構建筑物抗震性強,坍塌造成人員傷亡的可能性要遠遠小于其他建筑。因此,該券商認為隨著我國鋼結構建筑比例提升以及海外災后重建,都將提升市場的景氣度,預計國內鋼結構制造商可能通過國家援助或者直接出口的方式協助日本災后重建。國泰君安的金牌分析師韓其成尤其看好通過了日本鋼結構H等級復審的精工鋼構,該公司是國內最早通過日本認證的企業之一,先后承接了AMB相模原、北青山項目、森本橫濱大廈等日本鋼結構項目,積累了大量的日本鋼結構工程經驗。而日本多數建筑采用鋼結構的比重很大,之后的重建將使該公司直接受益。
有理有據,不漲都難。在利好預期下,周一鋼結構相關企業精工鋼構、東南網架、光正鋼構等紛紛大漲,整個板塊當日高居漲幅排行榜前列。
化工 化工板塊是不得不提的,因為該板塊被首批出爐地震研報的8家券商相中,是被點名最多的板塊之一,在這些券商眼中,化工板塊的利好是不容置疑的。其中,興業證券分析師鄭方鑣的觀點比較具有代表性。該研報中指出,受日本地震影響的區域集中了大量化工企業,地震造成的基礎設施損毀和水電供應中斷使得相關企業恢復生產至少需要數月的時間,因此其階段性產出將有明顯下降。根據該券商的預計,此次供給受影響較大(工廠處于地震中心區附近,且產能占比較高)的化工品包括甲乙酮、衛生菊酯、環氧丙烷、TDI等。此外,MDI、丙烯酸、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有機硅、鋰電池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等的供應預計也將受到影響。
按照此邏輯,揚農化工、煙臺萬華、齊翔騰達、濱化股份等值得關注,此外天利高新、滄州大化、北化股份等也可持續跟蹤。而實際上,多家券商所關注的個股在本周確實有所表現。揚農化工、齊翔騰達、煙臺萬華和滄州大化等在周一就開始上攻,3只個股周漲幅分別為14.99%、15.27%、10.58%。
防輻射 有了核輻射,那么防輻射概念自然就順勢而起。對于這種概念的歸納,國都證券將其分為藥品和服裝兩部分。該券商認為,按照不同的治療階段,抗輻射用藥分為預防性用藥和治療性用藥,預防性用藥屬于防護性質,適用于暴露在輻射危險范圍的人群,品種包括氨磷汀、碘酸鉀、硫辛酸等。氨膦汀是目前獲得FDA許可的抗輻射用藥之一,美羅藥業則是氨膦汀的主要生產企業,市場份額在40%以上,具有較高的業績彈性,建議重點關注;同時還可關注人福醫藥的機會;硫辛酸原料生產企業推薦現代制藥。
另外,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類健康損害關注日益提高,具有防輻射性能的防輻射服裝成長空間廣闊。防輻射面料制造工藝較復雜,成本較高,產品有一定溢價能力。上市公司中已擁有成熟技術的有凱諾科技。軍品方面則要求具備防生物、防化學、防核輻射功能,際華集團下屬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具有全系列軍用帳篷生產能力的企業,公司未來也計劃進軍海外軍需品市場,并加大民品市場開拓力度,將有助于提升成長空間。在熱點挖掘下,本周美羅藥業的短期暴漲、際華集團的異軍突起都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能源 核泄漏事故發生后,新能源發展格局出現微妙變化。大同證券認為,此次暴露的安全危機,使未來核電的份額或將被常規的電力、水電、風電以及光伏等其他新能源替代。該券商預計未來十年中,風電和光伏將分別增加1100萬~5500萬千瓦和550萬~2750萬千瓦的市場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樂山電力在周五時如此給力的原因。同樣邏輯下的個股還有超日太陽、天威保變和長江電力等。 半導體等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受益的邏輯其實同化工雷同。日本半導體產值約占全球的1/4,如今地震+限電“震”斷了該產業鏈,在產能短期內難以恢復的情況下,半導體供應的短缺現象將給包括國內半導體廠商在內的競爭對手帶來交易性機會。
齊魯證券在分析了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制造廠商之后,認為值得關注的個股有士蘭微、臺基股份、華微電子,以及相關芯片封裝廠商如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與日本有競爭關系的上市公司則有鋁電解電容器領軍企業江海股份、法拉電子、電感龍頭順絡電子和風華高科等。此外,國內最大的石英晶體生產廠商晶源電子、PCB制造企業滬電股份和興森科技等同樣值得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