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11-21 08:48:07
今年市場長期延續震蕩格局,股市債市都出現不同程度調整,各類配置資產風險也時隱時現,持續高位的通脹壓力和與之相對應的宏觀調控政策也是令投資面臨兩難境地。投資困局之下,基金業績乏善可陳;而借道基金進行投資的普通基民,又能在今年“難有行情”的市場中錄得多少“收成”?
中國證券網上周進行了“今年以來,通脹持續高位,股市債市又接連受挫,您的投資保本了嗎”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普通基民今年以來的投資成績并不理想。
數據統計顯示,有1857名網友投票選擇了“虧損在10%以內”,占所有投票總人數的49.89%;有1391名網友投票選擇了“虧損10%以上”,占總人數的37.37%。由此,將近八成參與調查網友今年以來投基出現虧損。
與此同時,還有266名網友投票選擇了“盈利”,選擇該選項的網友人數占所有投票人數的7.15%;有208名網友投票選擇了“盈虧平衡”,占比5.59%。
在此番股債雙殺的下跌行情中,保本基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國投瑞銀瑞源擬任基金經理李怡文表示,在目前市場不明朗,股市、債市缺乏確定性機會的環境中,保本基金是較好的投資工具。當市場上漲趨勢確定時,投資者可以最高2%的費用轉成其他基金類型或者選擇退出贖回。以最高2%的機會成本來規避風險博取收益,應該是目前市場上相對低廉的。另外市場永遠的未知的市場,很難有100%的確定。
李怡文表示,根據市場上目前已經結束保本周期的保本基金整理,3年期保本期平均收益為59.10%,保本期間復合年化收益率為16.74%;弱市中優勢明顯,表現大幅超越股市。
針對部分投資者反應保本基金“不保本”的情況,招商證券(600999)研發中心基金分析師宗樂表示,由于我國金融工具有限,國內保本基金普遍采用的是CPPI策略,即將基金資產分成本金保護部分和增值部分,前者主要投資債券,保證期滿時債券收益剛好可以償還本金,后者主要投資股票,實現基金資產增值。
“今年股債雙熊,保本基金兩部分收益均不理想,因此出現跌破面值的情況。由于保本條款通常是以持有完整的保本周期為條件的,因此不必過分關注保本基金在保本期間內的凈值波動。如果因為保本期間內基金凈值虧損較大而提前贖回,還要負擔較高的贖回費,就更加得不償失。”宗樂表示。
李怡文也認為,今年經濟處于滯漲階段,前期股市、債市輪番下跌,導致基金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保本基金雖然是低風險品種,主要投資債券市場,但也未能幸免。不過短期虧損并不一定影響最終保本的實現,保本基金所保金額是全程參與保本期的資金,一些保本基金的保本期還沒有結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