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1 02:30: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一個多月前,棲霞建設(600533,收盤價3.52元)通過國土部門掛牌出讓參股50%的棲霞區邁皋橋街道電子網板公司廠區地塊,出讓底價12.5億元;公告當時表示,這將為公司帶來一定的收益;但在一個多月之后,由于上述地塊的競拍沒有競爭者,最后由棲霞建設和電子網板公司的另一股東江蘇匯金控股集團買了回去。
時間倒回到今年1月6日,棲霞建設公告稱,棲霞區邁皋橋街道電子網板公司廠區地塊將于2012年2月1日至2月16日公開掛牌出讓,地塊出讓面積87547.3平方米,為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不大于2.2,地塊出讓底價為12.5億元。
資料顯示,上述地塊是電子網板公司的舊廠區用地。該地塊為南京市2010年污染企業搬遷項目,根據南京市的有關規定,“原享受各類優惠扶持政策的對象所涉及的土地出讓收入,按規定扣除剛性計提后,由市政府集中20%,作為政府凈收益,用于市政府統一安排的項目支出,剩余部分用于相關區域或單位的成本或項目支出”。
上述公告指出,上述地塊將給棲霞建設帶來一定的收益。事實上,電子網板廠地塊的掛牌,不僅關系到棲霞建設的收益,也同樣關系到公司的一筆股東借款。根據該公司今年1月13日發出的公告,公司向南京電子網板公司提供總額不到1.5億元的借款,就是由電子網板公司舊廠區用地的動遷補償款作為優先償還股東借款承諾。
戲劇性的是,于2月16日舉辦國有建設用地的公開掛牌中,電子網板廠地塊卻又被棲霞建設和江蘇匯金控股集團“領”了回去。
雖然棲霞建設的證代表示,以底價購得上述地塊符合公司利益,但棲霞建設的上述“自賣自買”背后,南京土地市場整體趨冷卻是事實。
來自世聯地產和中國指數院的報告分別指出,2月以來,南京土地市場異常冷清。1月以來,一共只成交了11幅宅地,且多數以底價成交。而參與競標的,也都是南京本地的企業。
來自同策咨詢機構的統計是,2012年1月,南京沒有一幅宅地成交。而世聯地產的統計顯示,雖然2月份南京有部分地塊成交,但競得者卻多是當地的國有公司。比如1月20日,南京浦口區的三幅宅地就是由浦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底價競得。
事實上,開年來,南京樓市的周成交套數始終處于1000套以內,而截至2月12日庫存的商品住宅總量已經5.49萬套,需要用86.6周才能全部賣完。
銷售的疲軟和開發商資金的緊張,使得企業拿地有心而無力。分析人士認為,土地市場類似的“自買自賣”還將會延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