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8 01:33:2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預計募集2億元,結果募集來了10億元,一下子超募8億元,多出這么多計劃外的錢,資金的使用效率能有保障嗎?
招股募投項目需要多少資金,就募集多少資金,把募集到的資金全部用在刀刃上,這對新股發行來說,才具有更強的實際意義。
如何才能杜絕超募現象,使新股發行募集資金完全實現有效利用?《每日經濟新聞》研究院認為,采取定額發行的方式,根據募投項目擬定需要募集的額度,然后向機構詢價確定發行價格,再以募集額度除以發行價,最終確定出股份發行量,這種定額發行的方式將能有效遏制新股超募造成的巨大浪費。
超募造成巨大浪費
超募現象首先造成的就是 “亂用”閑置資金問題。
IPO重啟后的一大頑疾正是給了上市公司太多的超募資金,2011年,新股市場一共募集2720億元,但超募資金就有驚人的1278億元,占比達到46.99%。部分上市公司對超募資金的使用也五花八門甚至沒有章法,有拿去歸還銀行貸款的、有拿去補充流動資金的、有拿去存銀行“吃利息的”、更有拿去買房買地買車的,最終導致大量的募集資金閑置浪費。
數據顯示,天立環保2011年預計募集資金1.3億元,但實際募集資金達到11.63億元,超募比例超過700%,而鐵漢生態、沃森生物等10多家上市公司的超募比例也都在400%以上。國泰君安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迅雷日前表示,超募的資金沒有正當用途,就有可能被挪作他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超圖軟件耗資8000萬元購置辦公用房、振東制藥用1.25億元購買北京一處房產、高新興利用1.25億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漫步者更是用不超過3億元自有閑置資金投資低風險銀行短期理財產品。而剛剛披露年報的東方國信,2011年應收利息達到458萬元,原因就是募資募集資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銀行。而更早上市的海普瑞超募48.52億元,其中在上市第一年中,募資剩余47.42億元分文未動。
定額發行成良策
要解決超募現象,就必須從根本出發。造成超募現象的原因,一是高價發行,二是沒有根據擬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的實際情況來約束募資額度,因此,《每日經濟新聞》研究院認為,采取定額發行方式,能改變超募現狀。
定額募集,即募投項目需要多少資金就募集多少,先根據募投項目擬定需要募集的額度,隨后向機構詢價確定發行價格,再以募集額度除以發行價,即可計算出股份發行量。
例如,中國重工2009年首發上市,發行前中國重工總股本為46.56億股,首發不超過19.95億股,根據中國重工《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的募投項目資金計劃投向,其預計募集資金為64.35億元,最終,中國重工發行價定為7.38元/股,募集資金147.23億元,超募資金達到82.88億元。
若以采取定額募集,需募集資金64.35億元,發行價為7.38元,中國重工只需發行8.72億股即可滿足募集資金要求,發行8.72億股后,中國重工總股本將達到55.28億股,發行股本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15.77%,符合法規規定的發行標準。
而如果最終計算出的發行量低于規定的最低標準,則按照法定最低標準發行。
《每日經濟新聞》以華銳風電、大智慧、森馬服飾、旗濱集團、內蒙君正、九牧王、江河幕墻、廣電電氣、文峰股份、桐昆股份10只個股作為測算樣本,2011年,這10只個股超募資金為194億元。若采取定額募集,華銳風電、大智慧、廣電電氣、森馬股份以及文峰股份需要發行的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4.08%、7%、7.78%、4.87%以及9.1%,不滿足超過4億元人民幣則公眾股東所持股份不得低于10%的要求,這5只個股按最低限度發行,那么將分別超募55.54億元、4.83億元、2.1億元、24.11億元以及0.84億元,合計超募87億元,較之前超募的194億元大幅縮水。
除此之外,根據此辦法,去年發行上市的青青稞酒、聚光科技、貝因美、以嶺藥業、徐家匯等11只個股也都能消除超募情況或者是減少超募資金,將直接改善當前超募現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