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1 01:05:40
大盤股特別喜歡在指數“攻城拔寨”時充當“大塊頭”夯實上漲基礎,但其他時候,市場似乎還需沿著主題投資的脈絡前行。
每經編輯|任世磊 每經記者 趙笛
任世磊 每經記者 趙笛
“創新高”是近期股市頻頻出現的一個詞組,就連大盤股新華保險(601336,收盤價35.35元)也在近兩日體驗了一把大漲創歷史新高的樂趣。本周,在大盤股帶領下,滬指再次站上60日和120日均線,觀察滬指998點、1664點時的行情特征,似可部分證明本輪上漲行情有望延續。在此前行情中,大盤股特別喜歡在指數“攻城拔寨”時充當“大塊頭”夯實上漲基礎,但其他時候,市場似乎還需沿著主題投資的脈絡前行。
/市況回顧/
滬指再上60日“生命線”
自滬指4月5日實現開門紅以來不斷上揚,截至本周末已重新站上60日均線這一“生命線”。同時,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類個股表現喜人,地產板塊也取得不俗成績。
滬指本周五站上2400點
在人間四月天處處春暖花開的同時,A股也在4月迎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
4月5日,股市進入4月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即迎來開門紅。受小長假期間QFII擴容、醞釀已久的新股發行改革啟動、貨幣政策現寬松信號以及PMI數據向好等因素支撐,當日上證綜指上漲39點,漲幅達1.74%。但是,當時市場仍對3月及一季度經濟數據存下滑隱憂。滬指在4月6日小漲之后,于4月9日出現調整。當日,上證指數下跌20.77點,跌幅0.9%。
4月10日,上證綜指收復前日失地,上漲20.08點,漲幅達0.88%。此后滬指在11日、12日連續走高。12日上證綜指大漲41.93點,漲幅達1.82%。值得一提的是,上證綜指在當日最高探至2351點,已高度逼近60日均線。
4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GDP等經濟數據。此前市場普遍預測,今年一季度GDP將比去年四季度8.9%的增長有所放緩,最終公布數字為8.1%,這也提升市場對于未來流動性進一步放松的預期。受此影響,滬指終于在4月13日重新站上60日均線。
此后,本周一,滬指連跌兩日,但在4月18日便大幅反彈1.96%。而4月20日,滬指收盤時大漲1.19%,已站在2400點之上。
金融創新概念風生水起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4月5日~20日,滬指漲幅為6.37%,而金融板塊漲幅達15.2%,而金融創新概念板塊漲幅為23.07%,新三板概念漲幅為20.02%。
此前,受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消息影響,溫州概念股持續攪動市場,持有溫州銀行股份的浙江東日 (600113,收盤價13.95元)在3月30日~4月20日,區間漲幅高達131.69%,其間上演9個漲停板。
4月12日,深圳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了 《改善金融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配套文件,披露了深圳市今年金融創新的一系列措施。受此影響,深圳板塊大漲3.13%,銀行、券商板塊也同時受益。
4月除了金融創新概念股風生水起,地產股在4月5日~20日區間漲幅為12.82%,跑贏大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5日~20日,上證指數出現較大波動的3個交易日為4月5日、12日、18日,而在這3個交易日內,地產股表現也在深度影響大盤指數漲跌。
/漲因分析/
基本面轉暖助行情走強
為何金融、地產這類“大塊頭”會成為滬指再次站上60日線的最大功臣呢?分析人士指出,市場基本面的持續向好是機構資金敢于做多的主因。
市場預期存準率下調
4月20日,金融板塊的平均漲幅高達4%,除山西證券(002500,收盤價8.1元)、東吳證券(601555,收盤價9.64元)等券商股漲停以外,新華保險(601336,收盤價35.35元)的漲幅也高達5.52%,大塊頭工商銀行(601398,收盤價4.42元)也收出中陰線,上漲1.61%。
4月18日,央行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下一步將靈活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可通過適時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央票到期釋放流動性等多種方式,穩步增加流動性供應。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降準能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地釋放流動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季度8.1%的經濟增速創出2008年四季度以來新低。由于央行19日進行了200億元91天期正回購操作,低于前次操作規模,公開市場連續第四周實現凈投放,不過19日資金利率不跌反漲,銀行體系流動性再現趨緊苗頭,未來資金面或面臨多重壓力,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有望加大。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看好近期央行“降準”。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高級分析師何一峰認為,未來伴隨財政存款上繳額度的增加,資金面還是會朝不利的方向發展,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會使情況顯著好轉。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也認為,無論是從貨幣政策穩健寬松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需要來看,現在確實是下調存準率的敏感窗口。
東方證券分析師馮玉明指出,近期若不降準,4月底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可能在1.2%附近,4月中下旬資金面將較為緊張,因此需要央行出手救助。
分析師:二季度信貸規模或高企
如果說期待周末降準只是一劑“治標藥”的話,4月以來,基本面的向好趨勢則可謂股市的治本之道。
在今年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基本披露完畢后,央行表示,將通過適時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央票到期釋放流動性等多種方式,穩步增加流動性供應。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最近連續凈投放,表明在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變的同時,偏向于定向寬松,目的是為處于轉型期的實體經濟“輸血”。
“二季度信貸規模有望維持較高水平,市場資金面將有望呈現企穩向好的趨勢”,中投證券分析師黃君杰表示,信貸規模超預期主要是政策主動推動結果,3月份新增信貸1.01萬億,顯著超出市場預期。
從具體數字看,“企業新增存款+財政新增存款-企業新增貸款”為2770億元,連續兩個月正增長。3月M1和M2同比增速分別回升0.1和0.4個百分點。黃君杰表示,未來宏觀流動性有望持續改善。
如果說貨幣投放對股市屬于間接影響,那么產業資本增持或減持則直接關系股市的資金面。
據興業證券統計顯示,4月至今,產業資本的減持金額環比大幅減少。3月產業資本減持40.58億元,而截至4月13日,產業資本僅減持1.37億元。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指出,目前產業資本對股市的長期投資價值預期處于中性偏強的水平,股市短期內可能會在區間寬幅震蕩的大格局下,呈現向上磨的態勢。
房地產未來或有回暖跡象
雖然一季度GDP數據創出2008年四季度以來新低,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市場人士仍普遍看好經濟復蘇。當前,經濟復蘇的重要指標就是房地產市場復蘇。
上周,溫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不能讓房地產調控出現反復,國家統計局公布房地產景氣狀況逐季明顯回落,央行調查顯示房價上漲預期為三年來低位,這些都對房地產市場的利空。但多地首套房貸利率給八五折,且有傳言稱天津二套房將取消限購等消息,又構成了樓市的利好。
分析人士認為,樓市最大利好來自于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放量。
數據顯示,清明節后樓市成交再度活躍,環比同比均小幅上漲。據中銀國際數據顯示,4月9日~15日,17個主要城市合計成交面積為274.5萬平方米,環比上漲49.9%,同比上漲41.2%。中銀國際分析師袁琳表示,隨著未來可能出臺針對剛需的政策微調以及流動性的略微改善,樓市成交在未來仍有回暖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地產相關產業鏈條最長,樓市好壞關系到鋼鐵、水泥、建材、裝飾、機械等眾多行業,顯然,地產成為經濟復蘇的風向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