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9 00:53:55
尹中立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
8月份的人民幣兌美元實際上是升值的,市場預期外匯占款會增加,但實際情況是減少了173億元人民幣。外匯占款的減少使得中國基礎貨幣的內生機制開始出現變化,所謂的流動性過剩的狀況消失了,資產價格泡沫當然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無論股市還是樓市都會進入熊市,樓市的反彈應當是暫時的。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
在金融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貨幣政策要從數量調控為主轉向以價格型調控為主轉型,這需要一個市場化的利率匯率形成機制,以及有深度的、覆蓋面廣泛的、形成市場化利率匯率的金融市場。在轉換過程中,金融市場的發展是必然需要面對的戰略任務,另外,從數量調控向價格調控的轉換也將面臨一個動態轉換的過程。
郭田勇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在福州專門講了一次利率市場化。不少中小銀行認為利率市場化會對其帶來很大沖擊,我同意這一觀點。但在我看來,利率市場化對國家開發銀行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比中小銀行還要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