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8-20 08:46:16
價格平靜了許久的國產液態奶,傳來了漲價的消息,主要涉及蒙牛、伊利等公司。不過,企業人士均否認和前期新西蘭恒天然事件有關,漲價主要因生鮮乳價格上漲,企業苦于成本壓力。
恒天然乳清蛋白污染風波尚未平息,新西蘭第二大乳制品企業Westland又曝出質量問題。與此同時,價格平靜了許久的國產液態奶,傳來了漲價的消息,主要涉及蒙牛、伊利等公司。不過,企業人士均否認和前期新西蘭恒天然事件有關,漲價主要因生鮮乳價格上漲,企業苦于成本壓力。
新西蘭乳企產品硝酸鹽超標
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消息,完達山乳業從新西蘭Westland乳品公司兩個批次的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含量異常。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封存了問題產品,并決定暫停進口新西蘭Westland公司生產的乳鐵蛋白。經核查確認,涉及的兩個批次新西蘭產品中共有390公斤輸往中國用做乳品生產原料,均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
Westland乳品公司是新西蘭第二大乳品公司,規模僅次于恒天然集團。
針對這一情況,Westland乳品公司首席執行官羅德·奎因表示,初步調查表明,這兩個批次的乳鐵蛋白硝酸鹽含量超標可能由加工廠使用的清潔劑殘留造成。據介紹,加工廠使用的清潔劑含有硝酸鹽成分,而在生產新一批產品前并未將殘留清潔劑沖洗干凈。在出口前進行的公司例行檢測中,這兩批乳鐵蛋白也未被檢出問題。
蒙牛、伊利等公司液態奶漲價
近日有消息稱,7月底,蒙牛、伊利的液態奶產品開始漲價,廣東、深圳、廈門等地超市已接到漲價通知。
上證報記者從北京某家樂福超市獲悉,超市已接到蒙牛的調價通知,涉及部分液態奶產品,目前調價正在進行中,尚未完成全部調價。另外,暫未收到伊利的調價通知。
關于漲價的問題,蒙牛乳業[微博]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蒙牛近期沒有大范圍價格調整的計劃,個別產品的價格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目前只針對部分液態奶,各產品調價幅度不同,比如特侖蘇漲幅在5%左右。
上證報記者從接近伊利股份(35.57,1.09,3.16%)的人士了解到,伊利目前已開始全國性漲價,不過只針對純奶(業內稱“白奶”)產品,漲幅在8%-9%之間。
國內生鮮乳漲價一成
關于漲價的原因,有觀點稱或與進口毒奶粉事件有關,不過專家并不這樣認為。“液態奶所使用的生鮮乳均來自國內奶源,怎么會與恒天然事件聯系上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美菊說。乳品專家王丁棉則表示,蒙牛和伊利是國內大型乳企,均有自己的大型牧場和原料奶。因此,即使恒天然事件導致國內原料奶受追捧,這兩家企業擁有自產奶源,也不會因為原料奶供應緊俏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推動奶價上漲的還是國內生鮮乳供應緊張的因素。“近期持續高溫確實影響產奶量,甚至有奶牛被熱死,再加上去年北方多地殺牛,使得今夏的生鮮乳供應緊張。”
農業部的統計顯示,生鮮乳價格6月底價格較上年9月初上漲7.6%。到7月末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58元/公斤,同比上漲達9.5%。
記者又致電三元、光明等液態奶生產企業,其均表示暫時沒有調價計劃。其中,作為北京液態奶的主力廠商之一,三元股份(7.05,0.14,2.03%)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出現的液態奶漲價不是普遍性的而是個別企業的行為,三元目前沒有漲價計劃,但是對個別廠家的個別提價行為能充分理解,主要是原料奶價格持續上升為公司經營造成很大壓力。
原文鏈接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30820/015016497250.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